新式奈米材料突破可見光通訊傳輸速率限制

2016-08-18
作者 Jean-Pierre Joosting

沙烏地阿拉伯阿布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US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奈米晶體材料,能夠迅速地將藍光轉換成白光,克服在可見光通訊(VLC)中使用LED的資料傳輸速率限制。

沙烏地阿拉伯阿布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US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奈米晶體材料,能夠迅速地將藍光轉換成白光,克服在可見光通訊(VLC)中使用LED的資料傳輸速率限制。

許多VLC應用需要可產生白光的發光二極體(LED)。而這種白光LED一般是由結合可發出藍光的二極體以及可將輻射轉換成紅光與綠光的磷來實現。然而,這一轉換過程通常不夠快,無法達到足以開啟與關閉LED的切換速度。

「VLC利用這種方式產生的白光被限制在每秒1億位元,」KAUST電子工程教授Boon Ooi說。

Ooi及其同事——KAUST副教授Osman Bakr採用一種基於奈米晶體的轉換器,實現了更高的資料速率。

儘管無線網路和藍牙等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但為了資訊傳輸而縮短電磁波波長所取得的一項關鍵優勢,就在於VLC能夠利用一部份未受監管且更高效節能的電磁頻譜。
[20160818 KAUST NT03P1]
基於奈米晶體的材料能夠將藍光雷射轉換成白光,以實現照明與資料通訊
(來源:KAUST)

利用簡單且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整合傳統的氮化物螢光體,研究團隊製造出尺寸約8nm的銫溴化鉛奈米晶體。當以藍光雷射照射時,該奈米晶體在發射綠光時,氮人則發射紅光,結合二者即可營照出溫暖的白光。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稱為「飛秒瞬態光譜」的技術,表徵其奈米晶體材料的光學特性。這使其得以證實在銫溴化鉛奈米晶體發生的光學過程大約需要7奈秒的時間。這意味著研究人員能夠將光發射頻率調整至491MHz,這可能比採用螢光粉更快40倍,傳輸速率可望高達每秒200億位元。

「反應快速的部份原因在於晶體的尺寸,」Bakr說:「空間的限制使得電子更可能與電洞重新結合,並發射光子。」

更重要是,利用其鈣鈦礦奈米結構所產生的白光品質可媲美現有的LED技術。

Ooi強調,「我們深信,使用半導體雷射產生的白光總有一天將會取代LED白光燈泡,實現節能照明應用。」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White laser light delivers data speeds of up to 2GB/s,by Jean-Pierre Joosting)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