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的身影:TI副總裁暨產品線總經理Cecelia Smith

2017-12-05
作者 Aspencore全球編輯群

我是因為那些被認為「做不到的事」而不斷成長,那激勵我去挑戰不能解決的問題;我樂於挑戰工程與商業方面的未知領域,讓我能運用所能、同時學習新知識。

Cecelia Smith是德州儀器(TI)副總裁暨升壓與多通道/多相位DC-DC產品線總經理;在她25年來擔任工程師和主管職的職業生涯中,參與了汽車、消費性電子、運算產品、周邊設備以及電源管理等技術研發。她目前也是TI的「Women’s Initiative」計畫主持人。

針對STEM (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教育在激勵創新上扮演的角色,Smith認為:「我們必須創造出一種環境讓各種背景和年齡的學生愛上科學,以激發下一代的創新。」以下是EE Times「科技女力:堅持不懈的身影」專題報導與他的訪談紀錄。

在您的職業生涯中最自豪的成就是?

當我在TI帶領車用混合訊號產品開發時,獲得了我在職涯中最自豪的成就之一;當時我負責業務運作、策略,並帶領全球團隊為車用市場找出創新產品,也強化了公司與客戶間的關係。我是從2010年時開始擔任現在的職務,在六年的時間裡,團隊的收入和利潤顯著成長,並成為TI非常成功的產品線。

成為一位頂尖工程師或是公司高層並非偶然;請問您選擇專業領域的動機為何?您是否一直朝著既有的目標前進?是否曾改變方向?是否預期在未來會有改變?

在我剛畢業求職面試時,被問過一個問題:妳如何定義成功以及將如何定位自己?我當時的答案和現在一樣:首先我想致力於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和挑戰,其次是我想成為公司裡能搞定事情的關鍵人物。

我是因為那些被認為「做不到的事」而不斷成長,那激勵我去挑戰不能解決的問題;我樂於挑戰工程與商業方面的未知領域,讓我能運用所能、同時學習新知識。每個需要解決的新問題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在我記憶所及,我所做的幾乎每件事都抱持著這個想法。

我會永遠保持好奇心,學習、加強和發展自我;我尋找機會,並選擇在跨技術、領域、市場和客戶群中迎接挑戰的機會。

在工程領域中,女性仍是少數族群;無論是對或是錯,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一些差異仍然是科技產業男多女少的原因之一;而在讓您自己的表現與成就在這個環境中能「被看到」,您面臨的挑戰是什麼?您如何克服這些挑戰?

我以做出成績和完成任務聞名,這也正是我想達成的目標。在多年前當公司進行組織重組時,我發現自己和主管意見不合,他當面告訴我說,他不了解我的價值在哪。因此我面臨抉擇,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另謀高就;有很多賞識我的人會很高興我加入他們的團隊,但我也意識到無論我去哪裡,都會在職涯中再次面對這個問題,因為這是人性、非關性別。

於是我想,如果我能和這個人一起工作、讓他了解我的價值,那麼我以後就有辦法待在任何一種管理風格的人底下工作;所以我決定留下來,試圖改變他對我的看法。我打電話給每一個我想到的導師,解釋我的情況並尋求建議,最後做了一件我對客戶做的事──溝通。

我是如何跟這位對我不滿意的主管溝通?事實上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在他身上,也沒有花費很大力氣去解釋或做任何不必要的事情;相反地,我把問題重新思考了一遍,並且把這個人當成我的客戶。

我決定以一種對他有意義的方式進行溝通,兩個星期之後,我和他一起審查了我的產品規劃藍圖和策略,其實內容還是跟一年前一樣;我將這些內容重新回顧寫在白板上,他坐在椅子上看著我說:「就是這樣子,我們正應該這樣做。」

我發現過去一直在這方面遇到障礙,但當我換個方式,就成功地改變某個人對我的觀點,並認同我如何帶給團隊價值的方式。與這位主管工作了五個月之後,他調離這個部門,而我獲得晉升、替補了他的職位。

您在發展職業生涯的過程中,是否有一個模範或是導師?他們的指導或是人生經歷為您帶來了哪些幫助?

我的學習典範包含那些我認為是偉大領導者的人,和能夠以積極的方式帶來改變的人,TI內部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學習他們做得好的部分,並試圖將這些方法融入到我的風格和工作中。

其實我從來沒有請任何人擔任我的導師,反而是會主動去拜訪那些我佩服的人、向他們諮詢,包括請教他們如何達到目前的職位,或者當我在團隊或專案中遇到挑戰時詢問他們的意見。而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有很多人總是願意敞開心房對我說:「來吧,讓我們來談談。」

在我的人生早期,有幾位老師也對我影響深遠;沒有他們,我就不會成為今天的我。我在學校念書時就相當喜愛科學,我知道我想成為一位科學家,但不知道有什麼工作是與科學相關;那時我有一位教生物與化學的老師,她是一位很優秀的女性,也是一位很嚴格的老師。那位老師帶了一些在我成長的南加州的一所大學理工科系課程資料給我看,她是第一個讓我打開眼界、知道發展那些職業對我來說是有機會的。

改變我人生方向的第二位老師出現在我讀大學的時候。當時我在南加大選修一些夜間課程,當時還沒分科系,不太確定自己將來要主修哪一科,正當我在探索所有的科學課程時,我參加了一個電子實驗課程,並愛上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操作測試設備、量測和學習電路方程式,那些事情非常有趣。

而這時那位教授出現問我主修什麼,並告訴我應該考慮電子工程;又一次見到他時,他帶了關於電子工程的課程資料給我。我說:「這看起來很像我想做的事情。」那是一個轉捩點,他看見我操作儀器並喜愛我所做的事情,就預見我將會成為一位電子工程師,如果沒有這段過程,我不知道我現在會從事什麼工作。

女性通常會面臨家庭需求與事業成就兩頭燒的責任,您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

當我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之後,我必須做出的最重大人生抉擇,就是關於能讓我繼續職業生涯發展與對工作之熱情所需的支援,我必須確定我的另一半明白我想要的,我也需要他的支持。而我很幸運地選對了老公,我們在處理家務和決定如何照顧孩子方面能分工合作互相合作,我們盡一切努力來支持彼此和家庭。

我認為我們的社會需要停止去問誰該做什麼,我們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是一起的;我認為家庭的所有事情應該被視為成員共同的責任,不應該分成「他」的工作或「她」的工作。因此,我從來不認為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是個問題;這並不是我強求的,而是我和我先生共同決定的家庭生活經營方式。例如,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少或根本不去出差。我不認為這些選擇讓我退縮,或者以任何方式放慢我發展職業生涯的速度。

我知道我喜歡什麼:扮演妻子和母親的角色,還有我的工作,我無法放棄任何一個。在工作的時候我還是會想到身為母親和妻子應盡的責任,在家的時候也無法不去想工作上的事情與問題。我從一路上遭遇之挫折中學到的教訓,就是專注於眼前,無論是在家或是在工作,都要放開內疚;在工作中,我和同事要全力處理手邊的事情,因為我知道在家裡有人可以幫助我照料家務,在家的時候不要讓工作影響我與家人共處的幾個小時寶貴時間。

我的工作性質會需要到世界各地出差、進行跨國電話溝通;而為了確保我能保有與家人充分相處的時間,我請求各國的團隊在晚上6點到10點之間不要安排電話會議,告訴他們我可以在其他時間接電話並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他們也能完全理解。把話說清楚可讓工作與家庭達到平衡;這讓我能夠優先考慮我的家庭,並擁有與家人一起相處的時間。

您認為要鼓勵女性投入科技領域、追求更大成就,有什麼是應該做的?

這是一個重要卻難以回答的問題;對於剛投入這個領域的女性,她們該知道的是,女性的成就可以被看見、也能分享彼此的經驗。這也是我很樂意為TI去年展開之「Women’s Initiative」專案擔任主持人的原因之一;該計畫的目標是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鼓勵女性在工作領域以及社群中扮演領導者角色。

對年輕女孩,甚至小學女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能看到學習榜樣,發現有其他女孩也對科學、技術和數學感興趣,也看到女性可以從事這些領域的工作;揭開工程師工作內容的神秘面紗也是很重要的,大多數人不明白工程師在做什麼,也不了解我們這些工程師是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安全、環保與有趣,進而影響世界。

挑戰在於我們該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志工時間不多、服務時數有限。我最近在一場會議上聽到Geena Davis (編按:美國女演員)談到她在媒體和電影性別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她掌握了大量資料,內容是關於媒體如何影響女孩們做出職業選擇,以及社會對女孩和女人的印象和看法。

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我們這些任職於STEM領域的女性加強對社會的影響力,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媒體和一些科技進行線上直播或研討會,讓更多女孩們能看到STEM領域的女性正在做哪些事。

來自工作夥伴的證言

TI類比電源產品部門資深副總裁Niels Anderskouv我在加入TI大約一年後首度有機會與Cecelia Smith合作,她的協作風格和極佳的工作能力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個月後,她加入了我的團隊,並迅速地開始向上晉升。在與Cecelia合作16年的過程中,我看到她始終如一地展現了她作為一個成功領導者所擁有的三個關鍵特質。

首先是她積極致勝的動力;她努力以最佳的方式解決每個客戶所帶來的挑戰,無論是運用她擅長的技術來滿足應用端的需求,或是每個月在世界各地出差去解決客戶的問題,Cecelia都會盡一切努力完成目標。第二個是她公正無私的作法,她給予客戶相當大的支持,並與利益相關者合作想出正確的解決方案。

最後一點,是她具有包容性的領導風格。她為同仁創造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環境,並希望共同努力,也將這種方法應用於整個公司,其中包括她去年開始帶領TI的「Women's Initiative」專案。在TI之外,Cecelia運用積極致勝、無私與具有包容性的三種特質,不屈不撓地鼓勵女孩們接受STEM教育並支持西班牙裔工程師。她所帶來的影響力也正在幫助TI與產業界培養出新一代的創新者和領導者。

編譯:Weili Lin;責編: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Cecelia Smith: ‘It’s important to demystify what an engineer does’)

活動簡介

人工智慧(AI)無所不在。這一波AI浪潮正重塑並徹底改變科技產業甚至整個世界的未來。如何有效利用AI協助設計與開發?如何透過AI從設計、製造到生產創造增強的體驗?如何以AI作為轉型與變革的力量?打造綠色永續未來?AI面對的風險和影響又是什麼?

AI⁺ 技術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技術,涵蓋從雲端到邊緣、從硬體到軟體、從演算法到架構的AI/ML技術相關基礎設施之設計、應用與部署,協助您全面掌握AI最新技術趨勢與創新,接軌AI生態系佈局,讓機器學習更快速、更經濟、更聰明也更有效率。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