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PU為何如此疲弱?
最近EDN中國版編輯看到網路上有人討論,為什麼中國超級電腦很「牛」,但CPU不行的話題。好多年前,小編還在讀大學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在還是這樣嗎?我想可以從超級電腦用CPU和民用CPU這兩個方面進行討論。

最近EDN中國版編輯看到網入上有人討論,為什麼中國超級電腦很「牛」(編按:相信大家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很厲害的意思),但CPU不行的話題。好多年前,小編還在讀大學時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在還是這樣嗎?我想可以從超級電腦用CPU和民用CPU這兩個方面來討論。首先我們來看超級電腦用CPU。
神威•太湖之光登頂500強榜單
先看看這則新聞。2016年6月20日德國國際超級電腦大會(ISC)公佈了新一期世界電腦500強榜單,中國最新超級電腦神威•太湖之光榮登第一。最受關注的是,神威•太湖之光實現了核心處理器的全國量產。
神威•太湖之光擊敗了霸佔榜首3年的「天河2號」。運算速度達到93PFLOPS,理論最高速達125.4PFLOPS,這一數值約為天河2號的兩倍。
有別於天河2號採用的英特爾(Intel)Xeon E5-2692v2 12核處理器,神威•太湖之光首次採用中國產核心處理器申威26010(SW26010)。它整合了260個運算核心,每塊運算能力為每秒3萬多億次,約等於20台家用電腦…
在超級電腦方面,異質運算已取代同質運算
在超級電腦方面,異質運算已基本取代了同質運算。而且,隨著英特爾大力發展CPU+FPGA;AMD戮力研發CPU+GPU,異質運算也將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在國外公司積極佈局異質運算的同時,中國公司也不甘落後。
事實上,最近幾年曾經在TOP500刷榜,或者排名靠前的超級電腦都採用了異質運算——神威•太湖之光、美國泰坦、中國天河1號和天河2號。
泰坦有18,688個運算節點,每個運算節點由1個16核心AMD Opteron 6274處理器和1個Nvidia Tesla K20加速器組成,共計299,008個運算核心,屬於CPU+GPU。天河1號使用了14,336片英特爾 Xeon X5670處理器和7168片Nvidia Tesla M2050高性能運算卡,屬於CPU+GPU。
天河2號有16,000個運算節點,每個節點由2片英特爾 E5 2692和3片Xeon PHI組成,共使用了32,000片英特爾 E5 2692和48,000片Xeon PHI,屬於CPU+眾核晶片。正在升級的天河2號則將美國的Xeon Phi換成了自主研發的矩陣2000,屬於CPU+DSP。
申威處理器強在眾核堆運算力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超級電腦的運算力大小並不僅僅依賴CPU。超級電腦需要的是浮點運算能力,而目前市售CPU先天就有不足,比起GPU和其他輔助處理器都差得遠。
在天河一號和天河二號中,真正為超級電腦提供運算力的是GPU和輔助處理器。那時候處理器都是直接買的,天河一號和天河二號基本上用的是英特爾Xeon E5/Xeon Phi,還有AMD的顯示卡。之後美國開始對中國限制出口,主要是禁運Xeon Phi、Nvidia Tesla等產品,CPU倒是沒那麼嚴格。
中國在神威•太湖之光上就開始使用自行研發的處理器了。記得去年中國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系魏少軍曾表示,報紙上、媒體上或者專家講的一些話,把中國神威•太湖之光的發展和美國對中國的禁運兜在一起是胡說八道。神威•太湖之光用到的電腦晶片是我國2009年就計畫的專案,中國經過7年的時間努力實踐計畫,和美國制裁沒有半點關係。
總體來看,神威•太湖之光整套系統使用了40,960顆處理器,總計擁有10,649,600顆核心、1.31PB記憶體,理論峰值性能125,435.9TFlops,實際最大性能93,014.6TFlops,效率達74%,相比之下天河二號的效率只有62%。
但是,神威這麼強的運算能力實際是「堆疊」出來的——SW26010本質上和Intel LGA介面的Xeon Phi的設計思路相似,是眾核心堆疊出來的運算力,但超級電腦比的就是平行度和設備的規模。另外其在製程方面是28nm,能效比英特爾強得多。
神威的處理器雖然看起來並不是很出色,但是整個超級電腦強就強在並行處理十分巧妙。中國CPU落後人家這麼多年,還被技術封鎖,短期內超越並不十分可能,因此,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了處理器的相互連接上,這也是為什麼神威能夠被美日等國稱讚的原因。
另外它能效比也非常高。神威的能耗為15.371MW,這個能耗看起來挺大,但是比天河二號的能耗17.808MW小。神威在提升浮點運算能力的同時,還降低了能耗。
但是,就算最新的神威•太湖之光也存在著短處。它使用的是相對較舊的記憶體晶片技術,這意味著與美國目前運算能力最強的超級電腦相比,它的處理器資料存取速度會受限。另外,這台新型中國超級電腦仍舊是基於美國光纖網路技術研發,該技術主要用於連接數以千計的微處理器晶片。
另外,除了CPU設計的問題,CPU加工也很重要。一方面需要非常好的製程流程,另一方面製造高性能微納電子元件需要很精密的特種儀器與設備,這些工業儀器設備一台動輒幾百上千萬美金,其背後也有一個龐大的現有利益鏈。
比如微影設備,做CPU最核心的設備。全世界最好的微影設備是荷蘭製造,長期供應英特爾、高通(Qualcomm)等少數企業。荷蘭人不敢得罪這些大金主,所以也就不太可能把最好的設備賣給中國…
…繼續閱讀請連結EDN Taiwan網站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