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大教堂的標誌性尖塔慘遭祝融之災後不久,法國總理Edouard Philippe透露了一項計畫,表示法國將展開一項國際性的設計比賽來取代原來的尖塔。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徵求「一個能適應我們的時代之技術與挑戰的新尖塔;」而雖然這個計畫已經開始激發建築師們的想像,勢必也會引發該使用那些數位技術,以及應該如何使用它們來復原什麼的討論。 為此EE Times聯絡了市場研究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的總裁暨創辦人Jon Peddie,問他:「如果請你寫一封信給巴黎市長Anne Hidalgo,針對復原聖母院提出一個所需技術清單,你給她的建議會是什麼?」以下是Peddie的回答。
親愛的巴黎市長女士:
哪個版本的Notre Dame是您想要重建的?是現代的、二次大戰前的,還是原始的設計?(幾個世紀以來經過了多次修改…)
要復原到多原始的程度?我們還是得像原來一樣在屋頂使用易燃的橡木橫樑嗎?如果我們使用鈦金屬桁架與橫樑,它們可能也有助於從內部支撐老舊的石牆,就像外部的飛行桁架(flying trusses)所發揮的作用;而且當然,它們是完全防火的。
如果以上的初步問題都解決了,我認為復原的步驟應該是:
所以,市長女士,以上是我的初步想法;我希望聖母院能適時地被重建,就像美國紐約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那樣,而不是如同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成為一個永遠未能完工的案子。
Sincerely,
【編輯後記】
巴黎聖母院每年吸引1,300萬參觀者,因此對法國來說,重建這座古蹟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據了解,比利時出生的美國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藝術教授Andrew Tallon曾經以先進的雷射掃描擷取數十億個該教堂的資料點,是第一個對該座有850年歷史之教堂進行完整數位化掃描的人。遺憾的是,Tallon在六個月前因腦癌去世,得年僅49歲;點此連結可以看到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為他製作的專訪視訊。
Andrew Tallon的巴黎聖母院3D掃描。
(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Letter to Paris' Mayor: Notre Dame 3D Salvation ,by Jon Peddie)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