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性是讓市場產生對智慧型手機、電視和其他電子產品需求的重要推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隨時隨地使用AI、情境感知、無限制連結網際網路上的所有功能;能實現更多這類便利性的技術將更具有競爭優勢。
無論是作為消費者、房東、受雇者或一般大眾,我們一整天都在使用許多裝置和技術;它們不僅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利性,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離不開這些裝置,實現效率以及完成常規任務。
智慧型手機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但並不是唯一。感測器融合是為商業、消費性電子、醫療保健等許多不同產業的消費者提供便利之核心技術,涵蓋範圍從機器人、物聯網裝置到動作控制器與智慧電視的應用。
像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這樣的智慧型家庭技術,能幫助我們的日常生活規劃井然有序。它們可以做一些事情,例如整理待辦事項清單、適時提醒我們,在我們進門前幫忙開燈、離開後幫忙關燈。我們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讓掃地機器人維持地板和地毯的清潔。動作控制器可以讓我們藉由簡單的手勢,調低電視的音量或切換字幕。
這些技術都有一個共同點:提高了我們的日常工作便利性,所以我們不必耗費自己的精力去處理所有瑣事。
能帶來多高的便利性?
便利性是讓市場產生對智慧型手機、電視和其他電子產品需求的重要推手,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隨時隨地使用AI、情境感知、無限制連結網際網路上的所有功能;能實現更多這類便利性的技術將更具有競爭優勢。
動作感測器是打造此類技術的重要部份,藉由精確的追蹤和即時感測器的融合,跨產業應用的裝置可以進行智慧分析,以提供結果或執行某些任務。文章前面提到的各種裝置都是融合了包括動作感測器在內的多個來源所擷取之資料,然後以演算法處理些資料,以執行任務、辨識內容、預測接下來的動作。
然而使用者仍需要信任這些資料是被精確擷取的──例如智慧手錶真的精確地計算了步數嗎?智慧型手機是否指引了正確的方向?你的掃地機器人是否總是忽略地板上某個相同的污漬?即使是微小的感測器錯誤,也可能因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而徹底摧毀使用者體驗。
動作追蹤如何實現便利性?
以下摘要說明各種裝置與應用程式如何利用動作感測器提供更智慧、更便利的體驗:
便利性是今日的電子裝置中人們夢寐以求的特性,動作感測對於實現此特性至關重要。使用者希望他們的裝置如他們預期運作,沒有錯誤或延遲。設計者必須確保他們的裝置能夠準確地取得資料、進行分類。這正是動作感測器和感測器融合所能實踐的。
本文中文譯稿由CEVA提供;責編: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How motion tracking enables user convenience,Embedded.com為EE Times出版商ASPENCORE旗下媒體)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