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市場迎接爆炸性成長

2020-09-18
作者 George Leopold,EE Times特約記者

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AI晶片市場規模到2026年將達到578億美元,隨著越來越多機器至少成為半自動化,工業與汽車電腦視覺應用可望取得最高的年成長率。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發佈的最新展望報告,急切的消費者所促成的龐大、複雜資料集,與不斷增加的商業應用程式,還有廣泛被採用的深度學習與神經網路,推動AI晶片市場以約40%的年成長率持續擴張。

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AI晶片市場規模到2026年將達到578億美元,隨著越來越多機器至少成為半自動化,工業與汽車電腦視覺應用可望取得最高的年成長率。在此同時,做為資料中心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主力的繪圖處理器市場,將取得最快的年成長率;而GPU領域的火車頭將會是才剛宣布收購Arm的Nvidia。

該機構分析師並認為,諸如機器學習等AI應用將驅動運算速度較慢、但更具省電效益的FPGA之採用;x86架構CPU則將繼續在加速目前主導企業資料中心的專屬深度學習工作負載方面,繼續扮演支持性的角色。

此外MarketsandMarkets預測,接下來五年,大多數的AI晶片需求將來自於亞太區市場,特別是在中國大陸、韓國與日本推出的汽車與工業應用。區域性關鍵推動因素,包括AI硬體成本的下降、AI晶片性能的改善,以及沉迷智慧型手機之消費者對即時服務的需求。因此具備改善之延遲性與即時反應能力的先進硬體,將引領自動化服務在區域市場的爆炸性成長。

推薦閱讀: 如何在5G物聯網時代實現低成本創新

至於接下來五年主導AI晶片市場的業者則是熟悉的名字,包括Nvidia (加上新收購的Arm)、英特爾(Intel)、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AMD、IBM,以及FPGA供應商Xilinx。在此同時,超大資料中心業者如亞馬遜(Amazon)、Google、微軟(Microsoft),也會在AI軟體堆疊領域扮演更重要角色。

MarketsandMarkets的報告也將處境艱難的華為(Huawei)列為AI晶片領導廠商,不過忽略了中國大陸市場上其他的重要AI業者,包括百度(Baidu)與騰訊(Tencent)。在此同時,中國雲端巨擘阿里巴巴(Alibab)也在去年12月發表了第一款AI晶片軒轅800。

另一家在AI晶片領域新崛起的興業者,是以色列新創公司Halio;該公司將其AI處理器推向無人看守感測器應用領域。Halio甫於今年稍早完成6,000萬美元的募資,將運用於加速AI晶片的量產。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AI Chips Sector is Booming,By George Leopold )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