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Series 6拆解:機身更薄肚量不小
iFixit對剛發表的Apple Watch Series 6進行了拆解。被拆的是在德國零售店購買的44mm GPS + LTE機型...

知名拆解分析機構iFixit在9月22日對剛發表的Apple Watch Series 6進行了拆解。被拆的是在德國零售店購買的44mm GPS + LTE機型,iFixit表示如果有人對40mm款有興趣,想對比一下設計的話,後續也會發佈相關拆解報告。
儘管新的Series 6 (右)在外觀上與5代(左)非常相似,但拆解證明,它進行了許多內部調整和修改,例如增加血氧感測器,電池也大了一點點。
回顧一下基本參數:
- LTPO OLED視網膜顯示器,針對常亮功能進行了最佳化,取消了Force Touch;
- SiP封裝的64位元雙核心Apple S6;
- 更新了感測器陣列,可測量心率,ECG和即時血氧水準;
- 指南針和即時高度計;
- 防水深度達50公尺。
可伸縮新錶帶槽裡的絲印,可以確認這確實是一款新的Apple Watch (型號A2376)。
新的Apple Watch像iPhone一樣,是藉由掀開螢幕左側打開內部——就像翻開一本書。由於刪除了Force Touch壓感功能,因此沒有相應的墊圈元件,這使拆裝新Apple Watch變得更加容易。 iFixit還發現排線更少,設計更簡化,維修更簡便。
Apple Watch Series 6的電池排線連接器還是位於下方,可以用工具小心地挑開。
在44mm版本中使用了一顆1.17Wh電池(下圖右),比前一代使用的電池略增加3.5%,但不及1.3 Wh Galaxy Watch3的水準。
40mm版本的電池(上圖左)保留了5代中金屬包裝的設計,容量為1.024Wh,比上代增加了8.5%。讓iFixit驚訝的是,為什麼44mm型號今年仍然沒有採用新的電池設計,他們曾認為手錶應該會遵循iPhone設定的模式,其中Max型號在第二年可以優先採用新的電池設計。
從參數上看,Series 6具有比Series 5更亮的新顯示器;從拆解上看,內部結構也更簡單整潔!
iFixit表示,今年的Series 6不僅避開了討厭的Force Touch墊片,而且還減少了很多麻煩的顯示器線纜。 現在,NFC電纜穿過顯示器側的跳線,只有一根接地電纜。
除了上述更改之外,這些顯示器模組(左側的Series 5,右側的Series 6)以肉眼看來幾乎相同。
不過iFixit表示,在打開的過程中確實不小心弄彎了一個新的彈簧觸點,這在Series 5裡面是沒有的,所以希望自己拆表的話要小心點。
Apple Watch Series 6中有一個比上代更大的Taptic Engine震動模組,乍一看還是三點連接式,但事實上框架經過了微妙的改動,採用了較窄的邊緣連接方式。這種調整加上Force Touch取消,也說明了為什麼今年的手錶能做到更薄(10.4mm,去年是10.74mm)。
整體而言,iFixit對蘋果將新感測器,更大容量的電池和更大的Taptic Engine裝入更薄的外殼的能力印象深刻,他們提到:「Apple只是不斷地打磨產品,使其具有越來越好的外觀,幾乎沒有告訴你內部東西多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健康功能上。」
就像人類大腦被包裹在灰質中,所以非常難理解一樣,S6晶片也以SiP封裝形式被包裹在硬化樹脂中,這使得進一步探索變得極為困難。
iFixit在封裝上找到了不少常規IC,比如標有239-7的Skyworks晶片。 其他晶片則更加神秘,沒有一款與iFixit去年在iPhone中發現的U1晶片完全匹配。
可以看到,S6框架的佔用空間略有變化,用來放置粘性墊圈的唇緣更窄了,現在必須更仔細地繞開機構佈線。
iFixit判斷,修改外殼、移除Force Touch墊圈的原因,可能是今年的產品邊框模型更細,總厚度為10.4mm (去年為10.74mm)。Apple以某種方式,將更大的電池和更大的Taptic Engine包裝到了較小的錶殼設計中。
上面我們見識到了融合的顯示器模組,底部又看到感測器融合陣列。如果不能將其徹底拆開,iFixit也分析不出具體用到了哪些晶片。
這閃著「聖誕節風格」綠光的就是脈搏+血氧儀,可以透過你的皮膚發出紅光、綠光和紅外線,然後以光電二極體觀察它們如何反射,感測器會告訴你血液中的氧含量(紅色意味著更多的氧氣)。
而和這次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結合的很好的應用是——當出現疫情或其他嚴重的醫學問題時,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會明顯降低(低氧血症)。
最後新款Apple Watch Series 6獲得了6分的可維修評分(滿分10分),這得分已經不低。主要歸功於螢幕更換和電池更換更加簡便,但是仍需注意的是特製的三點螺絲,以及相對較脆弱的那些直接安裝在S6封裝晶片上的排線。
本文原刊於EE Times China網站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