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於自動駕駛熱潮,你是否忽略了視線追蹤技術以及駕駛人監測系統(DMS)在車內扮演的角色?
老實說,當賈伯斯(Steve Jobs)在2007年介紹第一支iPhone的時候,你是否有意識到那是一個開創性的時刻?…我也沒有,而且我還是個科技產業分析師。那麼在第二年他發表Apple Store線上應用程式商店的時候呢?…我還是沒有想法。
iPhone與Apple Store為科技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我甚至不相信賈伯斯知道他的遠見能對商業與貿易的本質帶來多大程度的改變。然而我們見證了軟體開發者迅速理解了技術的可能性,然後盡情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與創意。
我們可以將應用程式的開發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視線追蹤
現在來問你自己一個問題:著眼於自動駕駛熱潮,你是否忽略了視線追蹤技術以及駕駛人監測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s,DMS)在車內扮演的角色?你是否低估了DMS技術,就像你可能在第一次看到iPhone與App Store的時候也低估了它們?
L4自動駕駛車輛的實現只差最後一步,所有CES的專題演講都在談TOPS、AI、神經網路…你是否認為「關DMS什麼事?」繼續看下去,我會帶你了解一些指向如此明顯趨勢的發展,你會驚覺為何沒看到一個新商機:以視線控制的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
沈浸式車內體驗
你可能沒聽過Nuance這家美國公司,但你或許聽過他們開發的語音辨識軟體Dragon;還有一家更少人知道的Cerence,它是在2019年10月從Nuance獨立的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些非常有趣的車用技術。
Cerence能提供沈浸式的體驗(參考以下視訊),讓人們在車子裡感覺更愉悅、更安全、更消息靈通也更享受娛樂。將語音、觸控、手勢、情緒以及視線追蹤的創新結合在一起,該公司為駕駛人、他們的車子與周遭的數位世界建立更深的連結:
目前Cerence為全球道路上超過2.8億輛車啟動AI,支援超過70種語言,涵蓋幾乎世界上每一家主要車廠的車輛;該公司描述了「結合視線偵測與語音的多模式互動,」這與筆者的研究相符合,預告2021年式的BMW i4將結合自然語言辨識、手勢辨識與視線控制。
身為Nuance的一份子,Cerence擁有與BMW的合作經驗,就在澳洲DMS供應商Seeing Machines在2020年1月的CES與BMW共同展示i Interaction EASE方案時(參考下方的YouTube視訊)──所以不難看出誰會是i4的語音辨識與視線偵測技術供應商。
用視線控制的Android車用作業系統?
在幾乎所有廠商都專注於開發自動駕駛應用的人工智慧(AI)方案之同時,很少人注意AI也很適合強化人類駕駛車輛的駕駛體驗。不同於Nvidia與Intel/Mobileye,Qualcomm則是與Google擴大合作進軍車用領域,開發新一代的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
第一輛搭載Google Android車用作業系統(Android Automotive OS)的新車Polestar 2 (EETT編按:Polestar為Volvo旗下電動車品牌)甫於今年初量產,不過Google還有其他的Android車用OS車廠合作夥伴,包括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通用(GM)、寶獅雪鐵龍集團(Groupe PSA)、雷諾-日產-三菱聯盟(Renault-Nissan-Mitsubishi Alliance);Tier 1供應商則有Aptiv (EETT編按:前身為Delphi Automotive)、Harman (Samsung旗下公司)以及松下(Panasonic)。
今年8月,Qualcomm宣布與瑞典業者Veoneer針對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進行策略聯盟,包括結合Seeing Machines的眼球追蹤技術。Qualcomm與Seeing Machine最近也公佈了在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開發工具上的合作細節。
ADAS、V2X…各種智慧車輛新時代最新技術趨勢都在這場!
綜合以上的訊息,筆者的結論是Qualcomm與Google正在開發未來新一代的Android車用作業系統,將整合由Seeing Machines提供的視線控制技術(參考下方YouTube視訊可以了解更多細節),可能會在2023年開始量產。
Cerence列出的車廠客戶包括Audi、BMW、Daimler、Ford、吉利(Geely)、GM、上汽(SAIC)、Toyota等等,其中有許多主流車廠還未宣佈採用Android車用作業系統,因此未來幾年很有可能每一家車廠都會在部分或所有車款導入支援眼球控制/視線追蹤的使用者介面。
就像Apple Store一樣,在車內使用視線追蹤技術的好處對許多人來說可能並非立即可見,在Intel與Nvidia都專注在開發高性能處理器以及支援未來自動駕駛功能的AI技術之同時,Cerence、Google、Qualcomm與Seeing Machines顯然正忙著開發為車內體驗帶來革命性改變、並能大幅降低駕駛人因為智慧型手機而分心之情形的技術。
為此筆者忍不住想稱讚Alphabet──Waymo與Google的母公司──之明智,該公司顯然是採取了兩手策略,在以Waymo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之外,也開發了Android車用作業系統,如此就能一舉超越諸如Apple、Amazon與Microsoft等並沒有看到相關計畫的對手。
至於一直處於Intel與Nvidia等在車用處理器方面帶來之競爭威脅的Qualcomm,或許會是最後笑得最大聲也最久的贏家;藉由與Veoneer在ADAS方面的策略聯盟,以及與Google在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上的合作,這家公司再一次展現了「惦惦吃三碗公」的本事。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Time to Open Eyes to Eye Tracking,by Colin Barnden )
加入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