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開始對人類產生同理心
人工智慧在提供信息和服務時必須與人類互動時,也許它對個人的影響最大。對於人機互動,人工智慧要接受的下一個趨勢是增加情商。

人工智慧(AI)在從工業自動化到自動駕駛車的許多應用中都找到了家。然而,當人工智慧在提供信息和服務時必須與人類互動時,也許它對個人的影響最大。對於人機互動,人工智慧要接受的下一個趨勢是增加情商。
當Amazon Echo於2014年首次問世時,我將其視為物聯網(IoT)裝置的完美典範。它需要最少的板載硬體功能,透過使用與雲端連接的資源來實現其在理解和回應人類語音方面的絕大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這使它既低成本又強大,並且可以進行連續的功能升級,而無需更改板載硬體或軟體。
現在,對於許多消費者來說,Amazon Echo是人工智慧的面孔(也許是聲音)。它的流行使普羅大眾變得更容易透過語音而不是鍵盤與機器通訊,但是,儘管當今的人工智慧在語音交流中出色地完成了單詞辨識和分析,但它對單詞的依賴是一個既有的局限性。
根據專注於人工智慧的Affectiva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Rana el-Kaliouby表示,人類溝通交流中只有10%是仰賴文字。正如她在Global Altair Technology Conference (ATC 2020)上的演講中所指出的那樣,大約90%的人類交流都涉及聲調、肢體語言和臉部表情,但僅使用語音辨識的人工智慧會錯過所有這些溝通的判斷依據。
這個問題不僅是Echo的限制。語音辨識人工智慧現在已廣泛用於各種商業領域中,例如電話支援系統。很久以前,許多企業用自動系統取代人類操作員,將其作為第一層電話支持,使呼叫者可以透過選項菜單進行操作,最初,那些系統讓呼叫者使用按鍵來瀏覽固定、有時是冗長的決策樹。不過,語音辨識人工智慧越來越多地讓呼叫者能夠口頭陳述他們的疑慮,從而更快地在系統中導航,而允許使用更為複雜的回應選項。
但是這一切令人感覺如此冷酷和機械化,削弱了業者在客戶服務方面的聲譽,並常常使呼叫者感到沮喪。業者和呼叫者都希望有一種更人性化的交流形式,當人工智慧僅依賴於單詞時,它是無法提供的。但是,這種狀況即將改變。
Zyrobotics創始人暨CTO Ayanna Howard認為,為人工智慧系統提供判斷用戶情感狀態並做出相應回應的能力是該技術的新興趨勢之一。Howard在2020年ATC上發表演說時指出,可以感知並回應用戶情緒的「情感」人工智慧(Emotional AI),為提高使用者在人與人工智慧協作中的表現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例如,由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和豐田汽車(Toyota)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早期研究確定,像調整車輛語音系統這樣的簡單操作(例如導航助手)以對情緒做出反應,可以提高駕駛的安全性。研究顯示,將汽車的聲音(充滿活力或柔和)與駕駛的情緒(快樂或沮喪)相匹配,可以使駕駛對道路更加專心,減少事故的發生。
el-Kaliouby還看到了將情商帶入人工智慧的希望。她指出,建立信任的最佳方法始於同理心,因此使用者更有可能信任能夠感知並對其情緒做出反應的人工智慧系統。這可以促使更有效的互動,並幫助系統辨識潛在問題,例如,不斷增加的使用者挫敗感可能會向人工智慧發出訊號,指出該過程中存在某些錯誤需要改正..
…繼續閱讀請連結EDN Taiwan網站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