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2021──「改變」成為新常態

2021-01-08
作者 Anthea Chuang

即使2021年將是個不確定的一年,但因疫情導致的個人生活、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及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也帶來了新的ICT市場機會,並帶動相關半導體產業跟著受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對全球無論是人們或是企業都帶來極大的影響。不僅如此,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延燒,以及美國大選的結果,皆使得2021年的全球經濟前景處於一個難以看清的狀態。即便如此,各家市調機構與國際科技大廠對中短期景氣的看法仍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原因在於,即使2021年將是個不確定的一年,但因疫情導致的個人生活、工作型態的改變,以及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也帶來了新的ICT市場機會,並帶動相關半導體產業跟著受惠。例如宅經濟的興起,帶動各國加速佈建5G通訊基礎建設;因應疫情降低人員流動與接觸的需求,也催化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技術在生產製造、醫療監控…等各應用的發展。此外,中美貿易戰仍繼續驅動著產業供應鏈的轉移,而台灣業者在這一波中美貿易戰中可謂「黃雀」,無論是去中化抑或去美化,台灣業者皆為轉單效應中的受益者。

2021年疫情與中美貿易戰仍將持續,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造成的改變為何?這樣的改變對哪些ICT技術與半導體業者帶來新機會?而業者們又該如何把握這逆境中的新契機?本文將一一道來。

改變已成永久性常態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人們生活與企業的經營方式,在家工作/學習成為生活的一環;而由於員工只能遠距在家上班,企業管理者僅能透過視訊會議召開線上會議;製造業則是苦於人力受限問題,也只能透過ICT技術想辦法解決…等。這些改變會隨著疫情減緩而回到從前的生活及工作模式嗎?IDC台灣區經理江芳韻認為,疫情帶來的改變將成為新常態,企業也必須正視這些新常態並導入因應的ICT技術與裝置,否則可能影響其未來生存。

另外,中美貿易戰也是影響企業在2021年如何佈局的重要因素。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兼副所長洪春暉表示,由於隨著各國政府為搶救疫情肆虐後滿目瘡痍的經濟現況,因此逐漸鬆綁人員出入與國境管制,反而導致疫情開始復燃,為全球經濟復甦再次造成隱憂;此外,即使美國大選已落幕,拜登組成的新政府暫時將延續川普前政府的政策,短期之內,中美貿易戰不會有平息的可能,「美國去中化、中國去美化」仍會是兩大強權的經濟策略主軸,因此中美之間的對抗將持續由科技擴散至其他領域,如外交、金融與網路等,促使全球供應鏈的積極轉移。洪春暉進一步指出,台灣廠商若能把握全球供應鏈轉移的機會,2021年雖然是高度不確定的一年,同時也是充滿新機會的一年。

無論是疫情或是中美貿易戰帶來的變數,市調單位皆認為,這些改變會成為日後的常態。舉例來說,在家工作對員工或是企業來說,一開始可能會覺得相當不便,對應的ICT裝置、網路等皆須升級,還須時刻擔心企業機密是否會因此外流。但隨著企業不得不投注更多資源,建置更完備的ICT裝置與相關設備,以因應遠距工作所需,而這些投入也會帶來新的優勢——員工在家上班可降低一些辦公室開銷,抑或者企業打造跨時間、空間,以及開放、靈活的混合式辦公室,可進一步強化企業生存之道,種種好處促使企業更能接受將這些改變做為未來的常態。江芳韻認為,2020年全球市場不分產業皆受到疫情衝擊而產生嚴重的影響,整體經濟從動盪逐步恢復的過程中,各類適應市場與商業實踐的新常態已逐步成為主流。

數位化成必然之路

而要延續疫情和中美貿易戰衍生的新常態,企業勢必得進行數位轉型。江芳韻提到,從先前IDC針對COVID-19為全球帶來的影響所做的調查中,歸納了五階段的全球企業復甦之路。第一階段是確定企業是否能繼續經營;第二階段是如何控制與管理成本;第三階段是企業如何建立韌性與彈性,以因應疫情帶來的變化;第四階段是逐步復甦;第五階段是完全復原並有能力因應下一個衝擊。現階段歐美企業仍在第一與第二階段,而已經稍稍擺脫疫情影響的亞洲地區企業則是已來到第四和第五階段之間。

為能盡快從第三階段朝第四、第五階段邁進,並進一步重返成長,以及重新建立產業領導地位,進行科技投資,因應成為新常態的變局,是亞洲企業加緊腳步進行的工作,也是歐美企業未來要努力達成的目標。江芳韻表示,科技投資在2021年甚至往後的幾年內,對全球企業來說是關乎企業如何生存、重建與復甦的重要部分。也因此IDC針對2021年台灣ICT市場進行預測,分別是新常態驅動新世代解釋人工智慧興起、後疫情時代,數位彈性為企業生存之法則、5G電信雲打開公有雲業者和電信商合作的契機、智慧終端催生資料共享,人工智慧邊緣運算重塑企業營運模式與生態版圖、零信任網路存取時代到來、基於區塊鏈的「自主身分」亦即數位身分認證2.0將逐步啟動、企業專網成為5G市場焦點、混合辦公環境發展,以及智慧裝置新競局等十大趨勢。

江芳韻進一步說明,IDC歸納的ICT市場十大趨勢預測是因看到疫情加速企業轉型力道。這是由於隨著企業組織逐漸復原,新一波的競爭強度也將更勝以往,因此未來企業須更加積極透過數位科技以加強組織發展、加速成長並重構領導能力。

資策會MIC也認為,2021年因疫情觸動數位轉型契機,因此將迎來數位經濟時代。洪春暉表示,雖然先前在新興技術疊代演進、智慧應用普及與產業生態系改變等因素帶動下,數位科技已逐漸擴散至各行業的應用,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產業數位轉型的進程,驅動2021年數位經濟時代來臨。未來不僅ICT產業將因為數位經濟來臨,出現新一波的發展契機,非ICT產業也將迎接因數位轉型而帶來的新興機會與挑戰。

 

全球企業復甦之路的五個階段。

(來源:IDC)

 

對各式技術依賴加深

雖然新冠肺炎疫苗已問世並進入人體實驗階段,但全球疫情尚未因疫苗推出而減緩,因此包括製造、服務、醫療、教育及娛樂等各個產業,在2020年時因為疫情的壓力加速了數位轉型的腳步,並運用了雲端、遠距科技,以及擬真科技與數位供應鏈平台等技術。洪春暉指出,這些為了防疫不得不採用的數位科技,在2021年疫情過後,有機會因為技術與應用趨於成熟,被各產業大量採用,加快傳統產業的數位化進度,觸發進一步的數位轉型契機。

而企業要順利進行數位轉型,包括5G通訊、人工智慧、相關智慧裝置,以及資安技術…等,也發揮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5G

5G的技術特性使得過往一些應用得以進一步提升,而在疫情期間,大量的視訊會議、遠距作業、影音串流與線上遊戲…等,不僅更加突顯5G高傳輸速率、低延遲的難能可貴,企業的數位轉型也免不了5G技術的協助,才能順利進行。因此,可謂疫情推助了5G技術的加速發展。

根據愛立信(Ericsson)最新的《行動趨勢報告》統計,2020年底全球將有超過10億人口,約佔全球人口的15%,居住在5G訊號覆蓋區域,預估到2026年全球將有五分之二的行動用戶使用5G;相較於4G通訊技術在相同發展時間中,僅達到全球人口5%的數字,顯見5G比任何一代行動通訊網路佈建的速度更快。台灣愛立信總經理藍尚立(Chafic Nassif)解釋,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生活不便,以及企業數位轉型的策略,促使通訊網路越來越普遍,因此愛立信不但將前一版行動趨勢報告中所預估的2020年底全球5G用戶數,上調至2.2億,更預估2026年全球5G用戶數將達35億。

資策會MIC表示,2021年將是5G技術普及的關鍵年,手機品牌業者與電信業者將大量推出5G產品與服務,包含一般電信與企業專網服務,預期將帶動5G應用風潮;不僅如此,在各家業者力推5G產品、應用服務之下,產業也將出現更多的開放式生態體系,尤其是通訊網路系統的Open RAN (O-RAN)生態系。

因此,資策會MIC針對2021年網通產業發展提出九大趨勢,包括5G手機加速滲透與差異化、Wi-Fi6技術成為主流、NR-RedCap演進可望補足5G技術在中階物聯網的缺口、固定無線接入(FWA)成為寬頻最後一哩新選擇、華為切分而出的新榮耀將點燃手機市場價格競爭、OTT持續衝擊傳統機上盒產業、電信商組隊佈局邊際/邊緣運算、Open RAN生態加速擴展,以及5G SA專網協助數位轉型。

資策會MIC產業顧問林柏齊說明,2021年網通產業的九大趨勢大多皆因5G技術的帶動順勢而起。先從5G智慧型手機來看,資策會MIC預估,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13.55億支,其中5G機種約5.39億支,滲透率39.8%。Wi-Fi 6則是因為5G服務逐漸開台,加上手機、筆電/平板電腦、寬頻終端產品等因換機潮及在家工作等因素推波助瀾下,也成為物聯網應用「室內」主要無線傳輸技術,與室外的5G通訊相輔相成。

NR-RedCap則是3GPP預計將於2021年第三季提出的5G新標準規範,並在2022年正式商用。林柏齊指出,5G技術標準中,目前已有針對大連結、訊號覆蓋廣與需求電池壽命長的「低階」物聯網應用的NB-IoT,以及針對大頻寬、超低延遲需求的5G「高階」物聯網應用的5G NR技術,而所謂的「中階」物聯網應用即由NR-RedCap補齊。如此一來,將可讓5G通訊技術滿足各等級物聯網應用需求,進一步完善5G物聯網服務的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各行各業相繼投入數位轉型,5G企業專網也因此受到重視。IDC表示,在5G服務正式開啟後,電信業者除了期待消費者能盡快採用5G服務外,企業市場採用5G專網更是營運商未來數年提升營收獲利的焦點,而在成本考量下,預期營運商專有網路與混合型專網將成為企業專網建置的主流。此外,未來5年內台灣使用企業專網的產業將以製造業為主,特別是半導體與高科技領域,其次將是醫療及石化業;部分政府單位和大學也會有專網的需求,預測至2025年台灣將有五成企業採用5G專網服務。林柏齊則表示,自2021年開始,企業專網將由5G NSA架構往SA架構演進,以真正落實企業加速數位轉型的發展。

藍尚立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充分顯示出網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目前5G正邁入下一階段,通訊服務業者也將持續建構5G服務,未來新裝置與應用可充分運用新技術帶來的幫助。5G勢必是全球進入下一發展階段的契機,更是未來經濟繁榮發展的關鍵。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在疫情發生之前已經逐漸開始導入各產業,而在疫情催生的企業數位轉型中,人工智慧更是扮演重要角色,根據IDC統計,現階段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已大幅提升。IDC並指出,全球政治與經濟角力衝突不斷,加上疫情持續蔓延,這些非預期且無法預測的事件不僅改變了企業的商業模式、重塑產業價值鏈,也使預測客戶需求與行為變得更加困難。因此,為了在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取得先機,可協助企業掌握現況且輔助決策的新世代解釋型人工智慧應運而生。

相較於只能針對相對單純因果關係提供建議的傳統人工智慧,解釋型人工智慧可因應不同應用情境提供跨學科的多元分析結果,有助企業更從容面對不預期的事件並下達決策。IDC預期,解釋型人工智慧在2021年的企業採用率將達53%,金融、健康、製造與零售等將是先行導入的重點產業。

資策會MIC則認為,隨著人工智慧採用率提高,以及各國政府將人工智慧治理視為關注焦點,促使人工智慧維運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TOperations,AIOps)的需求興起,包括人工智慧模型生命週期與效能管理,以及版本控制等。

洪春暉強調,2021年全球ICT產業有兩大發展關鍵,一是5G、高速運算(HPC)與人工智慧技術將加速落地;其二是5G、人工智慧驅動多元新興應用發展,而5G雲端遊戲、企業專網,以及人工智慧學習娛樂、銀髮保健與物流倉儲,皆為2021年5G與人工智慧技術的重點應用。

 

2021年全球ICT市場展望。

(來源:資策會MIC)

 

•智慧裝置

由於5G與人工智慧驅動的多元應用,以及疫情導致封城鎖國,人們對於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智慧裝置的需求也隨之上揚。資會MIC表示,智慧型手機市場受到換機潮、手機品牌廠持續最佳化產品功能,以及行動大廠積極投入,2021年整體市場可望回溫,成長率可達12%。

而筆記型電腦方面,則因疫情的關係,遠距辦公及線上學習持續發展之下,企業與民眾大量採購商用和教育型筆記型電腦,促使2020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量達1.7億台,創下近5年新高,連帶也讓台灣筆記型電腦出貨成長7.9%。不過,由於2020年疫情提前了換機潮,預估2021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出貨將負成長4.3%,台灣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在2021年也將小幅萎縮。

IDC則提出,因應新工作與學習型態的改變,筆記型電腦已經成為新常態下的關鍵角色,也將衍生智慧裝置的新競爭局面…

…在企業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還有哪些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後疫情時代又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哪些商機?繼續閱讀精彩專題報導,請點擊下載2021年1月號《電子工程專輯》雜誌

 

 

 

 

活動簡介

目前寬能隙(WBG)半導體的發展仍相當火熱,是由於經過近幾年市場證明,寬能隙半導體能確實提升各應用系統的能源轉換效率,尤其是應用系統走向高壓此一趨勢,更是需要寬能隙元件才能進一步提升能效,對實現節能環保,有相當大的助益。因此,各家業者也紛紛精進自身技術,並加大投資力道,提升寬能隙元件的產能,以因應市場所需。

本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元件關鍵供應商與供應鏈上下游廠商,一同探討寬能隙半導體最新技術與應用市場進展,以及業者佈局市場的策略。

贊助廠商

Anthea Chuang

能把愛貓養的如此肥美,是身為編輯專業之外的另一項技能...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