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辦公刺激桌上型電腦性能提高
個人電腦能不能再次穩定地推動記憶體需求?5G智慧型手機會不會成為遠距辦公人士的首選裝置?

個人電腦(PC)能不能再次穩定地推動記憶體需求?5G智慧型手機會不會成為遠距辦公人士的首選裝置?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家工作,IT部門最不希望出現的問題就是電腦性能不足。解決方案可以是在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中使用更多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也可以是非工作時間,或是在更休閒的工作環境下使用智慧型手機。
桌上型電腦是較早使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裝置,其中以高階遊戲機最早。隨著資料中心規模的成長、雲端運算的發展和Hyperscalers的興起,伺服器的使用越來越多,這推動了對最新、最好的DDR記憶體和與NAND快閃記憶體固態硬碟(SSD)的需求。在資料中心中的人工智慧(AI)等新興應用使用了GDDR DRAM,而這過去通常是在用來遊戲和設計的高性能桌上型電腦中使用。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發展,桌上型電腦在行動用戶中越來越不受歡迎。許多在辦公室配備了電腦的員工感覺家裡並不需要也配置一台桌上型電腦。但是,遠距辦公正逐漸成為一個長期的過程,PC的購買量再次攀升。員工不僅需要電腦在家辦公,還需要用電腦來學習和玩遊戲。
IDC和Gartner都在報告中指出,2020年第二季使用者對PC有著強勁的需求。PC在美國市場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了兩位數的成長,這樣的增長量在2009年之後還是首次出現。IDC認為,主要是在家辦公和線上學習刺激了需求的成長,疫情過後需求量是否還會維持將有待觀察。
供應鏈調整
Gartner表示,全球PC市場至少在第二季短暫恢復,部分原因是經銷商和零售管道將其庫存恢復到了接近正常的水準。該單位也警告,行動PC需求的增長是由於疫情而產生,2020年之後並不會持續。
鑒於IT部門所面臨的新挑戰,桌上型電腦供應商意識到,無論人們在家工作還是回到辦公室辦公,工作站都必須滿足用戶期望。
戴爾(Dell)最近推出了一款工作站Precision 3240 Compact,它的尺寸雖小,性能卻足以運作企業應用程式,以及虛擬實境(VR)和AI模擬。該工作站記憶體速度高達2,933MHz,儲存容量擴展至64GB,SSD儲存量也達到4TB。

圖1:聯想的輕薄型ThinkPad筆記型電腦專為遠端辦公人士而設計,具有生產力應用軟體所需的高性能。(來源:聯想)
與此同時,聯想(Lenovo)也開始滿足中小型企業的需要。其頗受歡迎的ThinkPad筆記型電腦已升級為X1 Nano,更纖薄、重量更輕,並且仍具有生產力應用軟體所需的高性能。惠普(HP)最近對其Z產品組合進行了更新,針對其性能、硬體擴展性,以及遠距辦公的多功能性進行了升級。
這些平台需要足夠的記憶體和儲存空間來運作本地的生產力應用程式,還需要足夠的運算能力來執行虛擬桌面基礎架構(VDI),使遠距辦公人士可以使用辦公應用程式。
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測,到2026年,VDI市場將達到300億美元,部分原因是行動裝置在企業運算中廣泛應用,還有就是這些公司將提供多樣化的軟體和應用程式。這家研究機構透過「連續的」VDI實例預測,未來在虛擬桌面進行個人配置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多。VDI硬體部分包含伺服器和用戶端,由終端使用者的運算裝置組成,例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甚至智慧型手機。
不管是否使用VDI,遠距辦公都可能不再需要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據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資深分析師Mark Bowker稱,員工和IT部門希望將智慧型手機與顯示器、滑鼠和鍵盤對接來實現遠距辦公。
Bowker說:「我用智慧型手機就可以顯示出完整的Windows桌面。就算回到公司或辦公室,只需一台顯示器,就可以使用這支手機。」

圖2: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資深分析師Mark Bowker。
智慧型手機能夠作為個人和辦公所需的唯一裝置。從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智慧型手機可能是許多商務使用者的主要裝置。微軟(Microsoft)推出了將Windows和Android應用程式結合在一起的雙顯示器Surface Duo,這顯示出向小型裝置和網頁版應用的轉變。
Bowker補充,應用程式可能「更輕」了,但我們依然需要可安裝的應用軟體,所以在可見的未來,安全更新仍然是一個問題。
Bowker說,無論如何,辦公裝置需要足夠的記憶體來滿足使用者的期望,公司環境將變得更輕鬆,用戶感覺就像在業餘時間使用電子裝置一樣。隨著5G的部署,即使應用程式在雲端運作,裝置也需要大量的本地記憶體。下一代無線技術「正努力協助在裝置上實現更豐富的體驗」。Bowker指出,「這引起了人們對於在終端上(不一定是筆記型電腦)配置記憶體這一技術的關注。」
確實,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將採用更多的DRAM和快閃記憶體,用於改善用戶體驗、在本地處理大檔案,以及傳輸高解析度視訊。良好的記憶體性能還可以支援多工處理,這類似於工作站。
引領潮流
記憶體供應商在5G手機的DRAM和快閃記憶體方面皆處於產業領先地位。例如,2020年初,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開始將LPDDR5 DRAM技術用於通用快閃記憶體多晶片封裝(uMCP)中。這些封裝專為小型中階智慧型手機而設計,適合AR和VR等基於5G的應用。多晶片封裝將DRAM與NAND快閃記憶體和板載控制器結合,構成了一種通用的智慧型手機架構,可減少功耗和記憶體尺寸,使裝置更小。
此外,2019年三星(Samsung)推出的12GB LPDDR5行動DRAM對比其上一代記憶體LPDDR4X實現了重大飛躍。uMCP的出現最初是為了使5G手機能夠運作AI應用,現在則還可以支援手機像PC一樣進行多工處理。
圖3:多晶片封裝利用通用快閃記憶體高性能儲存介面提供智慧型手機所需的低功耗。
(來源:美光科技)
三星半導體負責行動和消費類記憶體的資深產品行銷經理Stephen Lum表示:「高階智慧型手機可以支援更複雜的應用程式並進行多工處理,它們要求更高的處理器、記憶體和DRAM規格。LPDDR5是迄今為止最快、容量最大的行動記憶體,我們期望它可以推動下一代高階智慧型手機的發展。」
的確,智慧型手機的DRAM已達10GB,領先桌上型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兩年的時間。三星已經注意到,為了支援遠端辦公,對於記憶體的需求從桌上型電腦轉移到了筆記型電腦。Lum說:「目前智慧型手機的儲存容量和DRAM密度可與筆記型電腦媲美,阻礙智慧型手機成為生產力裝置的因素只剩下作業系統和可用的應用程式。」
在儲存方面,三星提供了可用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通用快閃記憶體產品,其密度高達1TB,使行動裝置製造商能夠提供媲美筆記型電腦的儲存量。
還有一些供應商開發了通用快閃記憶體嵌入式快閃記憶體裝置。例如,鎧俠(Kioxia,原東芝記憶體)採用了單位成本較低的96層3D快閃記憶體技術(BiCS)。這些裝置使用更快的通用快閃記憶體介面,支援全雙工,從而允許在主機處理器和通用快閃記憶體裝置之間同時進行讀寫。
總體而言,智慧型手機因具有運算、記憶體和儲存功能而成為全能裝置。然而,Bowker表示,如果要執行圖片繁多的處理應用程式、要求快速CPU性能,或者使用最佳化記憶體來進行工程設計和醫學成像等,我們還是需要工作站。
Bowker強調:「這一需求將永遠存在。」
(參考原文:Remote Work Spurs Desktop Performance Increases,by Gary Hilson)
本文同步刊登於EDN Taiwan 2021年3月號雜誌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