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n不玩3D Xpoint Intel不必再貼錢賣Optane?
美光宣佈退出曾經前景看好的3D Xpoint非揮發性記憶體市場,這為英特爾的Optane技術開啟了一個機會...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ies)宣佈退出曾經前景看好的3D Xpoint非揮發性記憶體市場,隨著市場頻寬需求持續飆升,將資料中心應用技術發展重點聚焦於新興的CXL (Compute Express Link)高速互連介面。
美光總裁暨執行長Sanjay Mehrotra在3月中旬表示,該公司將停止3D Xpoint技術開發,並且「將研發投資重新安排」到以CXL新興處理器-記憶體產業標準為基礎的新記憶體產品開發;他指出:「我們的決定是依據預期中CXL對3D XPoint市場商機帶來的衝擊,以及我們的新興記憶體產品在未來資料中心的應用。」
Mehrotra指出,目前美光正在與「數家潛在買主」洽談在美國猶他州Lehi的3D Xpoint專用晶圓廠出售事宜,期望能在今年稍後作成交易。Lehi晶圓廠在21世紀初期引領Micron進軍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隨後又量產了該公司的3D Xpoint記憶體技術。
美光的退出也標誌了3D Xpoint技術的轉折點;儘管英特爾(Intel)藉由Optane系列永久記憶體展現發展自家版本的3D Xpoint記憶體技術的決心,美光卻已轉向能緩解資料中心頻寬瓶頸的新興CXL標準。去年秋天英特爾宣佈將把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出售給海力士(SK Hynix)的收益,進一步投入受到資料中心營運商青睞的Optane產品開發;產業觀察家指出,英特爾透過將Optane與其伺服器系統的整合,有效帶來不少補貼。
3D Xpoint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自2015年問世以來,美光的策略是為資料中心提供諸如應用程式容器(applications containers)等雲端原生基礎架構所需的永久記憶體方案;一開始的價值主張是比DRAM更便宜、比NAND快閃記憶體速度更快。然而,資料中心快速進展的工作負載改變了相關需求。
美光業務長Sumit Sadana在該公司宣佈轉向支持CXL規格時指出,隨著資料密集型的人工智慧(AI)工作負載成企業資料中心主流,CPU與DRAM之間的頻寬已經成為限制因素;「需要更多的DRAM以確保每個CPU核心擁有足夠的記憶體頻寬。」
此外Sadana也表示,美光將在轉向CXL時,尋求利用3D Xpoint製程與產品技術;「我們將打造與CXL介面共同運作的產品,並具備不同的最佳化點,與存在於從DRAM到快閃記憶體儲存階層結構的性能、成本與功耗的權衡相關。」
而對產業觀察者來說,美光放棄3D Xpoint只有時間點令他們驚訝。「他們並沒有成功的3D Xpoint產品;」晶片產業分析師Tom Coughlin指出,美光可能會把為3D Xpoint產品開發的相變化記憶體製程技術改用於CXL產品。
Coughlin以及其他分析師也表示,資料中心對Optane等永久性記憶體的需求仍然存在,而且CXL是專為因應異質記憶體架構所設計。分析師並認為,這為英特爾的Optane技術開啟了一個機會,基本上該公司目前是「貼錢」賣該系列產品,以衝高銷售量並在資料中心拓展記憶體密集的大數據應用。
才將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出售給海力士的「英特爾目前正處於一個有趣的局面,」Coughlin估計,該公司是以DRAM的半價來銷售Optane產品,隨著DRAM價格上揚,「英特爾是否還有毅力為了衝量而堅持其Optane產品策略?」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Bandwidth Demand Prompts Micron Transition from 3D Xpoint to CXL,By George Leopold)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