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造車」計畫成功機會大?
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全球造車新勢力紛紛推出各種電動車和自動駕駛車輛。全球兩大搜尋引擎巨頭Google和百度早就開始了自動駕駛旅程,Waymo也已從Google獨立出來並開始嘗試性營運;蘋果、華為和小米也宣佈了各自的造車計畫和策略,唯獨Amazon沒有高調宣佈跨足車業…

在特斯拉(Telsa)的帶動下,全球造車新勢力紛紛推出各種電動車和自動駕駛車輛。全球兩大搜尋引擎巨頭Google和百度早就開始了自動駕駛旅程,Waymo已經從Google獨立出來並開始嘗試性營運。
蘋果(Apple)、華為和小米也宣佈了各自的造車計畫和策略,唯獨Amazon沒有高調宣佈跨足車業。這家電商和雲端運算巨頭在造車方面有什麼打算?EE Times專欄作者Egil Juliussen為讀者深入分析和預測,為什麼在這麼多高科技巨頭雄心勃勃的造車計畫中,Amazon造車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Amazon一向以其獨特戰略和長期規劃而出名,有多種方式參與汽車和交通運輸市場的競爭,包括:
- 要快速配送自家平台出售的商品,Amazon自己就是汽車和交通運輸產品與服務的重量級客戶和使用者;
- Amazon是汽車技術領域新創企業的重要投資者,這會使Amazon成為新技術的早期嘗試者。Amazon會對這一領域的新創公司進行戰略性收購,將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收購;
- 歷史告訴我們,Amazon會不斷進入新興市場。將Amazon視為新興交通運輸領域的潛在競爭者是合理的預測,比如在Robotaxis和貨運自動駕駛車輛市場。
- Amazon AWS是汽車產業的重要雲端運算平台服務商,在汽車產品的設計、製造、行銷和使用階段都有涉足,尤其在汽車相關軟體領域。此外,AWS也在成為幫助汽車廠商和Tier 1供應商管理汽車生產和銷售營運的驅動力量。
Amazon在2020年的全球運輸支出高達610億美元,佔其總銷售收入的15.8%,而這一比重在2015年還不到11%。與其他科技巨頭公司相比,運輸成本佔據了極高的比例,這也顯示物流和快遞運輸對Amazon的重要性。
Amazon物流
先來看看Amazon的物流和快遞策略演變以瞭解物流方式和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Amazon最初使用協力廠商物流服務,最近10年來逐漸增加自己的物流能力,現已擁有全球最大的物流運輸能力。下表總結Amazon的物流服務及運輸體量的主要資訊。
(來源:Egil Juliussen)
Amazon Air (原Prime Air)是Amazon的飛機機隊,主要用於在美國和一些國家之間轉運貨物。目前,Amazon擁有74架飛機,絕大多數飛機都是租賃,但是Amazon也開始購買自己的飛機。Amazon在2021年1月訂購了11架飛機,預計將於2022年投入營運。
現在,Amazon Prime Air名稱預留給其未來的無人機快遞網路。Amazon於2013年開始開發快遞無人機,並在2019年6月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的飛行許可,開始對其無人機進行測試。到2020年8月,Amazon無人機機隊的飛行時間已經超過數千小時;同年8月底Amazon取得FAA營運飛行許可,開始測試無人機快遞服務。
Amazon的無人機使用基於感測器的電子系統來避免碰撞和墜機。Amazon還開發了自己的無人機管理系統,可支援低空無人機操作。這種無人機管理系統可讓無人機之間進行通訊和協作,無論是誰在操作它們。
Amazon尚未開始透過無人機提供消費者配送包裹快遞服務,但這是其長期願景和目標,是利用無人機在30分鐘之內配送快遞包裹給客戶。
地面運輸
地面運輸是Amazon與其他電商競爭的策略性武器,讓其以更低成本又能更快地向客戶配送網站上訂購的商品。Amazon的地面運輸主要有兩種方式:
- 在機場與包裹分揀和配送中心之間進行長途和中距離運輸。卡車是這些運輸路線中使用的主要車輛,無人駕駛卡車會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出現;
- 從配送中心和Prime Now樞紐到客戶地點的最後一公里配送。使用的主要車輛是廂式貨車,但是在某些城市還有用於運送貨物的專用電動自行車。使用空中無人飛機和貨物自動駕駛車只是時間問題。
Amazon目前的貨運模式是建立一個大型的協力廠商物流網路,主要依賴小型和獨立協力廠商公司。Amazon最近添加了專門針對卡車司機和仲介的應用程式Amazon Relay,這是發展和管理Amazon及其Relay用戶之間運輸業務活動的關鍵。透過這種策略,Amazon建立了一個內部卡車司機網路,他們可以自由承接快遞業務。
Amazon在幫助創業者開展和管理其貨運或送貨業務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建構Amazon送貨和貨運業務的關鍵。在一份2020年的報告中,Amazon提供了一些對小型企業影響的數據資料,包括Amazon網路中快遞司機的數量。資料顯示,Amazon有1,700多個貨運合作夥伴,8.2萬名最後一公里快遞配送司機。許多Amazon快遞合作夥伴都參與了一個稱為「配送服務夥伴」(DSP)計畫,快遞服務創業者可以透過DSP計畫啟動自己的快遞業務來配送Amazon包裹給客戶。DSP計畫可提供一系列貨運資產和服務折扣,比如車輛租賃和保險,現今,有5萬輛帶有Prime品牌標誌的貨車在路上跑動,為Amazon客戶提供最後一英里快遞配送服務(編按:據《CNBC》報導,2020年8月,Amazon已中止DSP計畫中至少7家合作公司的合約)。
在洛杉磯街道上行駛的Amazon Rivian貨車。
(來源:Amazon)
中長距離運輸提供商主要是小型企業,他們將Amazon的包裹在機場航空樞紐和配送中心之間運輸。他們可以圍繞Amazon龐大的包裹量來建立自己的業務,也可以使用Amazon不斷更新的快遞配送技術,並接受培訓指導。這樣形成的中長距離運輸網路由1.3萬司機組成,主要都在為Amazon業務,雖然這些司機也可以根據需要為其他公司工作。
有Amazon Prime標誌的卡車約有2,000輛,主要來自Volvo和Kenworth。這些卡車大都配備了駕駛監控系統(DMS),以確保駕駛安全,Amazon還擁有大約3萬台有Prime標誌的拖車。
Amazon正在迅速擴展其貨車車隊以實現最後一英哩的交貨,而且正在轉向純電動車(BEV)。Amazon在2018年9月訂購了2萬輛Mercedes-Benz Sprinter廂型貨車,主要用於Amazon的DSP計畫。2020年2月,Amazon從Rivian訂購了10萬輛BEV,並於2021年1月開始在洛杉磯部署這些貨車。
上表的最後一項是關於Amazon的配送中心。Amazon大約有70個包裹分揀中心和大約60個Prime Now樞紐中心。在某些城市,Prime Now樞紐主要用於將配送時間縮短到幾個小時。Amazon在美國擁有約110個大型配送中心,另外還有75個國際營運中心。
Amazon將來可能會開設更多小型配送中心,以便與Walmart的數千家商店展開競爭,因為Walmart可以提供快速的網路下單和就地配送服務。
Amazon自動駕駛牌局
Amazon在自動駕駛方面到底打什麼牌?毫無疑問,Amazon將成為自動駕駛車輛的主要用戶,並將積極參與多自動駕駛車場景測試。Amazon的四項策略性原則之一就是「致力於卓越營運」,在多個用例場景中部署自動駕駛車輛將以更高安全性、更低成本和更好的客戶服務來滿足這些目標。
自動駕駛車還將透過行動即服務(MaaS)模式(尤其是Robotaxi和貨物配送)來創造新的商機。毫無疑問,Amazon將使用貨運自駕車作為其運輸和配送網路的一部分,問題是何時及多快可以部署營運,且收購Zoox帶來的Robotaxi機會使Amazon的目標存在更多不確定性。
下表是本文作者對Amazon在自動駕駛應用案利細分市場中可以做和可能做的項目總結和預測。使用可在Amazon官網和其他公開來源上找到的資料,同時也添加了筆者自己的觀點、估算和猜測。請注意,部署的猜測是進入時間,而批量部署將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產生重大影響。
Robotaxis
2020年6月Amazon以約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Zoox。2020年12月,Zoox推出了專為Robotaxi場景而設計的專用電動車。Zoox執行長Aicha Evans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表示,其Robotaxi電動車將不會在2022年之前進行部署。測試仍在舊金山、拉斯維加斯,以及一些私人測試場地中進行。
人行道貨運自動駕駛車
Amazon正在開發自己的人行道貨運自動駕駛車,稱為Scout,並在西雅圖擁有自己的硬體和軟體實驗室。從2019年1月開始,有六個Scout開始對華盛頓州Snohomish郡附近的客戶配送包裹,這靠近Amazon總部。
從2019年8月開始,Scout開始向加州爾灣市的客戶配送包裹。少量的Scout自駕車在週一至週五的白天開始運送包裹。為了安全起見,人行道貨運自駕車最初是由Amazon Scout大使陪同。
2020年7月,Amazon將Scout配送測試區域擴展到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和田納西州的法蘭克林。
Amazon的擴張區域主要針對居住社區,但亞特蘭大除外。紐約和舊金山等密集城市的人行道已經十分擁擠,再增加Scout會受到質疑。Amazon強調,每輛Scout都可以在寵物、行人和其他物體周圍導航,並以行人的速度移動。
道路貨運自動駕駛車輛
最後一英哩的貨物配送需要具有各種尺寸的道路合規自動駕駛車,從貨車和小型卡車到特殊用途的自駕車,例如Nuro R2。廂型貨車和小型卡車具有靈活性,可以用於中距離貨物運輸,並且可以在測試階段配備安全駕駛作為備份。
Amazon在這一細分市場正在做什麼或計畫的資訊很少。Zoox AV-BEV平台可能會被用於Amazon的特殊用途自動駕駛車,並且可能是最佳選擇。
與Gatik合作是另一種選擇,因為它已用於最後一英里配送和中距離貨物運輸,Gatik目前正在與Walmart和其他零售商合作。Gatik的風投融資僅為3,000萬美元左右,這使其成為Amazon或其他公司的潛在收購對象。
Nuro是無人陪伴的特殊用途貨運自動駕駛車領域的領導者。這簡化了安全規則,避免了昂貴的車載安全設備。Nuro率先獲得DoT許可,可以投放多達5,000台R2貨運自動駕駛車,而無需配置人身安全設備(這聽起來很容易,但是監管機構進行緩慢)。
Amazon可能會成為Nuro的未來客戶,但要收購Nuro可能太昂貴了,因為該公司已經獲得大約1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其中大部分來自軟體銀行(Softbank)。預測Amazon何時將進入這一自駕車使用案例市場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筆者推測,這將在2023~2025年之間發生。
自動駕駛卡車
Amazon最有可能的自動駕駛卡車合作夥伴是Aurora,因為Amazon對Aurora進行了策略投資。Aurora一直在加快其在自動駕駛卡車上的測試,2021年1月,Aurora宣佈與Paccar達成自動駕駛卡車合作協定,Paccar擁有兩個領先的卡車品牌——Peterbilt和Kenworth。Amazon目前正在將Kenworth卡車用於自己的卡車車隊,Aurora和Paccar計畫在多方面進行緊密合作,從元件採購和車輛技術增強到Peterbilt和Kenworth車輛與Aurora的硬體、軟體和營運服務的整合。
Amazon還有其他選擇,可以與自動駕駛卡車軟體平台公司之一合作。TuSimple和Plus是卡車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導者,並且都與多家卡車OEM廠商有合作。
Amazon的收購可能是長期策略。Amazon與自動駕駛卡車新創公司Embark合作測試在I-10州際高速公路上進行貨運。瑞典自動駕駛卡車新創公司Einride可能對Amazon很感興趣,因為它開發了帶有電池動力傳動的卡車。
Amazon還可以使用OEM卡車供應商使用的任何自動駕駛軟體平台,潛在的名單很長,包括Paccar、Volkswagen (多個卡車品牌)、Volvo和Daimler等。
預測Amazon何時進入自動駕駛卡車市場也很困難,這取決於其策略。筆者的猜測是,這種情況最早可能在2023年發生在小規模部署中,而在2024和2025年進行大規模部署的可能性更大。
倉儲自動駕駛車
自2012年收購Kiva以來,Amazon一直是使用倉儲自動駕駛車輛的領導者。Kiva技術徹底改變了Amazon的配送中心營運模式,從那時起,Amazon開發了新一代的倉儲自動駕駛車,名為Hercules。據稱,Amazon在2019年使用了超過10萬個倉庫機器人。隨著過去兩年Amazon物流中心的擴展,Amazon現在可能正在使用15萬或更多的倉儲自動駕駛車。
無人機
Amazon在自主無人機上正在做什麼是很明顯的,正在開發自己的設備和系統來管理配送營運。猜測Amazon將從2022年開始在多個地區部署無人機配送,並持續多年進行擴展。
自駕車相關投資
Aurora是自動駕駛汽車軟體平台的領先開發商,Aurora Driver專注於多個自動駕駛車應用場景,包括自動駕駛卡車、Robotaxis和貨運配送。Aurora已經從包括Amazon在內的13家投資者那裡獲得了11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Deliveroo是一家英國新創公司,主要使用人工駕駛進行食品配送,目前為止已經獲得17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在2019年5月的5.75億美元融資中,Amazon是四名投資者中的領投者。預計Deliveroo和同行將在未來使用自駕車進行配送。
Rivian是一家成功的BEV公司,已獲得8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其中Amazon於2019年2月投資了7億美元。Amazon還在2020年2月訂購了10萬輛Rivian麵包車,預計2020年末開始配送。今年內Amazon將在16個城市部署這種貨運BEV,洛杉磯已於2021年2月開始。
責編:Luffy Liu,EE Times China
(參考原文:Amazon Quietly Worming its Way Into the Auto Industry,by Egil Juliussen)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