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車電子復甦之路

2021-04-22
作者 黃燁鋒

去年年底,IHS Market修正了2022年汽車半導體市場預期的數值,將原本-20%的市場下滑預期上修至-9.6%,同時也預計2021年將出現成長。上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中,《電子工程專輯》中國版採訪了幾家汽車電子相關業者,進一步探究驅動市場復甦的因素…

新冠肺炎疫情及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電子科技產業的很多發展趨勢都是人們未曾預想到的。例如汽車已處在下坡的產業,即使是汽車電子,2020年上半年很多分析機構皆預期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不容樂觀,新能源車去年整體出貨量也是往下發展。

但去年年底,IHS Market卻修正了預期的數值,將原本-20%的市場下滑預期上調至-9.6%,同時也預計2021年汽車半導體市場將出現成長。驅動市場復甦的因素有兩個,第一是汽車半導體產品存量較低,第二是目前每輛車的半導體平均價值提升,因此IHS Markit預計2021年汽車半導體市場價值將達到67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較去年提升18%。然而缺晶片的狀況,又讓汽車電子市場格局顯得更複雜。

 

 

上周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中,《電子工程專輯》中國版採訪了好幾家與汽車電子相關的企業,從中理解不同市場參與者在汽車市場目前的境況,並了解整體車市的部分發展狀況。

成功組合產品推升利潤

汽車業務目前佔瑞薩(Renesas)將近一半的營收,因此該公司汽車業務的發展能表現出大環境的變化。瑞薩2020財政年度全年的汽車業務營收整體是下降的,截至去年12月全年其汽車業務營收3,410億日元,較前年下滑8.1%。

不過從季營收來看,第二三四季汽車業務營收的同比跌幅正在縮小。雖然瑞薩目前的季報採用累加的方式提供資料,透過簡單的計算可知,瑞薩第二、第三季汽車業務營收有兩位數的跌幅,但到第四季度已經縮小至-5.4%,這還是能顯示出汽車產業的復甦回暖。

瑞薩電子香港汽車電子應用技術部部長林志恩,在本次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接受採訪時說:「瑞薩除了MCU,還有一些類比功率元件的配套,去年我們有一個成功組合產品(Winning Combos),整套方案推出給客戶。」瑞薩收購Intersil與IDT之後,產品佈局趨於完整,除了瑞薩原本的MCU之外,Intersil有電源管理相關類比元件產品線,而IDT則有混合訊號半導體解決方案等類比半導體產品方面的能力。

所以就財報來看,雖然過去一整年瑞薩汽車業務營收是下滑的,但其營業利潤(operating profit)卻有較大程度的成長,這與winning combos銷售策略還是有很大關係,尤其類比類產品的利潤會顯著更高。

碳化矽需求旺盛

深圳基本半導體是一家主要致力於碳化矽功率元件的企業,汽車亦是其中的一個發展方向。深圳基本半導體技術行銷副總裁劉誠告訴《電子工程專輯》中國版,「如今的產業佈局,我們正逐步往新能源車碳化矽模組這部分加大投入;而且以前大家普遍往工業領域看,碳化矽現在也開始逐漸朝消費性產品滲透了——消費產品現在也是我們滲透的重點方向。」

在論及今年汽車業務產品市場變化時。劉誠說:「比較大的突破在馬達控制器上,特斯拉加速了碳化矽在電動車上的上量速度。大部分功率半導體廠商都在搶攻這部分相關的產品。目前這部分市場的需求量很大,中國則是可看到比較多的新能源造車勢力,都在研究全碳化矽馬達控制器。」

劉誠補充,「碳化矽未來需求成長量,絕大部分都是在電動車馬達控制器裡。」而在現如今具體的產品銷量上,「算是有比較大幅度的提升。2020年比較特殊,疫情的影響和國際大環境的驅動,對中國半導體企業有比較大的促進。」

自主架構MCU上量不是問題

上海芯旺微電子技術FAE總監盧恆洋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們2020年全年車規級MCU出貨量有1,000萬顆。今年依照目前汽車電子整個市場的缺貨情況,很多Tier 1及一些汽車電子專案都在轉向中國國產晶片廠商,今年預計會有比較大的成長。」此外,盧恆洋亦提到,自主指令集與微架構如何發展,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是中國國產晶片發展中更具挑戰的部分。

但盧恆洋表示,「英飛淩、瑞薩、TI等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處理器核心。汽車更高的功能安全整合系統上,有往往更高比例是會選擇自家的處理器,像瑞薩850核心,在更高功能安全等級上主推的產品。我們的思路也是如此:真正商用化、能夠用於更高安全等級的,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採用我們自主的Kungfu處理器核心。在此基礎上為汽車電子提供具備更高功能安全等級、更高性能的MCU產品。」

而且就上量的問題,盧恆洋指出,「目前的商用環境我們認為還是非常樂觀的,尤其中國現在每年製造2,500多萬輛車,每輛車用到這樣的MCU大概在50顆以上,如果是C級轎車,可能會用到100顆MCU。如果產品佈局很窄,只應用於特定的某個零部件,銷售額可能不會太大。但如果每輛車幾十顆MCU,不需要做太大,銷售額就起來了。」

現在是中國國產晶片切入時機

蘇州納芯微電子CEO王升楊表示,「汽車市場這兩年經歷冰火兩重天,火是因為全民在造車。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開始整個汽車產業鏈供給的情況,尤其晶片供給情況非常艱難,這導致了很多車廠最近面臨極大的挑戰。這個過程,對於中國國產晶片公司而言整體是非常好的機會。如果之前做了很多累積,有比較成熟的產品儲備,現在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市場的時間點。」

汽車感測器一直以來都是納芯微比較重要的佈局,「在汽車感測器上我們現在的壓力感測器已經實現了從非常小的低壓壓力量程,例如汽車尾氣的差壓、大氣壓1%壓力量程,到非常高的壓力量程。」王升楊說,「我們現在還積極佈局車上磁的感測器應用,像油門踏板、方向盤轉角這些角度相關的感測器,還有輪速感測器;新能源車上用得特別多的電流感測器,這些都是磁感測器。更多應用,智慧駕駛艙會用到車載溫濕度感測器等。我們希望把汽車裡的感測器應用盡可能做全。」

對於目前汽車電子市場的發展現狀,王升楊認為,「像當年的網際網路產業發展一樣,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會經歷這樣一個曲線,先是過熱,然後大量資本、人才會湧入到其中。過程中一定會產生非常激烈的競爭,最後可能會產生泡沫,也可能會有很多的企業被淘汰。但是這個過程會完成對產業的洗牌,最終會形成未來產業的領先廠商,順便這個過程也完成了對整個產業的重組。汽車產業其實在經歷同樣的過程,包括中國的晶片設計產業。」

實當地語系化戰略和資源部署

ADI的業務,依市場來分可分為工業、通訊、汽車和消費性電子。從ADI 2020財政年度的年報來看,汽車業務營收佔這家公司營收的14%。ADI去年汽車業務的發展情況也與整體大環境相似,全年汽車業務營收遭遇16%的下滑。尤其去年第三季的營收同比下滑達到了29%。但第四季出現反彈,汽車業務營收同比小幅提升了2%。

且從2021財政年度第一季的季報來看,汽車業務似乎已經步入上行通道。截至今年1月底的2021財政年度第一季,ADI汽車業務營收2.45億美元,同比成長19%,這和大環境還是保持了一致的步調。今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ADI中國區工業市場總監蔡振宇提到,新能源車也是ADI中國著力的發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ADI在上海成立了ADI中國營運總部(亞德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蔡振宇表示,「主要是落實當地語系化戰略和資源的部署,我們也想融入到中國快速發展的半導體產業當中。總部主要是作為建設我們ADI中國全方位,市場前期調查、產品定義、研發、銷售、營運全方面的公司。我們會以中國本地的決策和中國的速度來回應中國本地客戶的創新需求,這是ADI一貫地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除了新能源車之外,醫療健康、消費性電子、光通訊和電源隔離技術都是其關注的重點,推出專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產品和方案。而ADI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反映,中國現今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機會是有上升空間的。

本文原刊登於EE Times China網站

 

 

 

 

 

 

活動簡介

目前寬能隙(WBG)半導體的發展仍相當火熱,是由於經過近幾年市場證明,寬能隙半導體能確實提升各應用系統的能源轉換效率,尤其是應用系統走向高壓此一趨勢,更是需要寬能隙元件才能進一步提升能效,對實現節能環保,有相當大的助益。因此,各家業者也紛紛精進自身技術,並加大投資力道,提升寬能隙元件的產能,以因應市場所需。

本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元件關鍵供應商與供應鏈上下游廠商,一同探討寬能隙半導體最新技術與應用市場進展,以及業者佈局市場的策略。

贊助廠商

黃燁鋒

暫無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