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車用 晶片缺貨衝擊範圍擴大
根據一項製造商調查,工業用機械與電氣設備領域受到晶片缺貨的衝擊程度最重;IT硬體與電腦領域也不遑多讓...

雖然目前關於半導體元件缺貨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車用領域,實際上其他工業與數位應用領域也同樣受到IC供應鏈中斷的嚴重衝擊。
根據一項來自軟體供應商Qt Group委託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 Consulting進行的製造商調查,工業用機械(industrial machinery)與電氣設備(electrical equipment)領域受到晶片缺貨的衝擊程度最重;IT硬體與電腦領域也不遑多讓,有最高比例出現產品開發減緩。
該調查是在3月份進行,涵蓋262家嵌入式裝置與連網產品開發商,發現受訪者中60%的工業用機械與電氣設備製造商,正在重點關注保全IC供應鏈。在此同時,有55%的伺服器與電腦製造商表示,他們正為維持晶片供應而努力。
半導體元件缺貨的問題在過去幾個星期讓許多車廠因此停工,而上述調查也顯示,汽車仍是正重點關注IC供應鏈的產業之一。整體看來,該調查發現有將近三分之二的製造商因為晶片供應中斷、導致數位新產品的出貨遭遇挫折,生產計劃的延遲超過7個月。
「企業組織現在更關注確保充足的半導體供應,」Forrester報告中寫道:「因此,我們的調查受訪者有一半表示,確保充足的半導體元件與關鍵硬體零組件供應,成為今年最重要的工作。」
(圖片來源:Forrester Consulting)
在受到嚴重晶片缺貨衝擊的伺服器與電腦製造商中,有71%表示IC缺貨導致產品開發速度減緩,這是因為對雲端運算與儲存等資料中心服務的需求,還有遠端工作者對串流視訊應用的需求,都出現暴增的現象。
那麼該如何因應半導體缺貨問題?Forrester的建議是透過「跨平台框架」(cross-platform frameworks)來減輕衝擊,像是利用具彈性、支援多樣化晶片的軟體工具。而該機構的調查也發現,受訪的企業高層10位有8位表示正在投資「支援多種硬體的跨裝置工具與框架。」
除了讓新產品能更快出貨,這種方法因為能提升供應鏈彈性而受到推廣,同時也能減輕軟體開發人員的繁重工作負擔──因為他們通常得同時進行多個產品設計。而新產品開發也面臨開發人員短缺的問題,這類人員還需要具備運用多用途軟體工具的能力;上述調查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市場對連網裝置的需求超越了合格開發者的人力供應。
因此,像是Qt這樣的軟體供應商正在推廣跨平台軟體資料庫工具,讓產品開發商用以因應預期將延續到2021下半年的晶片短缺問題;總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 Finland)的Qt資深產品開發副總裁Marko Kaasila表示:「我們正處於全球科技產品製造與開發的關鍵時刻。」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Impact of IC Shortage Extends Beyond Automotive,by George Leopold)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