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亞馬遜Echo Dot音質升級的秘密

2021-07-02
作者 Brian Dipert,EDN專欄作者

第三代Echo Dot在聲音效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這項增強功能反映了多大程度的內部電子升級呢?提升聲音效能的背後動機又是什麼?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亞馬遜(Amazon)自2016年3月推出第一代Echo Dot智慧音箱後,很快地在同年10月升級至第二代產品,但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我在三年前發表第二代Echo Dot拆解報告中就曾指出:

兩代產品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在於,第二代Echo的頂端設計有專用的「向上」和「向下」音量按鍵,取代了第一代中採用的頂端旋鈕音量控制(這項設計變化主要是為了簡化裝置的機械結構,以降低成本並提高可靠性,更不用說讓拆解也更容易了)。儘管這兩款設計都採用了7顆麥克風陣列(相形之下,Google Home Mini中只有2MEMS麥克風),但是據傳亞馬遜還利用這次升級,提高其遠場語音辨識能力。

但亞馬遜並未對其第二代Echo Dot的音訊輸出品質進行任何改善。當然,如果將其用於合成語音響應的目的還可以接受,但稱其內部基礎揚聲器(iFixit的拆解報告中有圖片為證)為「高傳真」就有點言過其實了。為了在第二代Echo Dot中擠進任何可接受的音樂播放功能,唯一的方法就是將其置於更大的封裝外殼中,就像iHome和Vaux (我恰巧也擁有這些產品)那樣。

所幸從2018年9月發表的第三代Echo Dot來看,在聲音效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由於其表現十分出色,我甚至還在辦公室採用一對Echo Dot處理音響系統的中音和高音,另一對Echo Sub負責低頻部份。第三代在外觀設計上也有改善(或者倒退?這取決於個人觀點,或許您更喜歡前代產品的「工業風」呢!)。不過,儘管將Echo Dot用支架安裝在牆上,或者垂直掛在電源插座上的方式都非常普遍,但我覺得最新的第四代產品在外觀上過於前衛;我猜想更「友善」(鑑於其配置)的第三代產品還有很大的生存空間。

 

Amazon第三代Echo Dot。

(來源:Amazon)

 

提到「配對」,到了第三代Echo Dot才首次具備這個能力(無論是簡單的「立體聲」組合還是額外的輔助子系統)。這項增強功能反映了多大程度的內部電子升級呢?或者,亞馬遜決定不將這項功能移植到前代產品中,是為了鼓勵用戶升級到較新的產品?更籠統地說,提升聲音效能的背後動機是什麼?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一如既往,先來看看幾張外包裝照片:

 

圖1:Echo Dot拆箱前的幾張外包裝照片;盒底還可見MAC位址。

 

一般來說,出於保護隱私的考慮,我都會遮蓋圖片上的MAC位址,特別是亞馬遜已在裝置上預先配置了我的帳號以及主要的Wi-Fi網路SSID和密碼。但我相信裝置在拆解之後極有可能無法恢復到完整功能的狀態(我之前的拆解也曾經遇過這種情況,至今仍深感驚恐)。因為如果我不可避免地必須取下法拉第籠(Faraday cage)才能看到內部結構,那麼這可能就是無法恢復原貌的唯一原因。因此,我登入Alexa App,從註冊裝置列表中刪除了這個由MAC位址標識的特定裝置。

「撕開」貼紙後就可以打開包裝盒的上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塑膜包裹的Echo Dot,取出後看到盒子裡只剩兩本薄薄的說明書,以及在其下的AC配接器此外,還有這個AC接配器的幾張特寫,顯示其規格和「桶形」連接器設計。

 

圖2:除了Echo Dot,盒子裡只有說明書以及AC配接器。

 

再回過頭來看看Echo Dot。取下塑料保護膜後,將裝置與直徑0.75英吋(19.1mm)的一美分硬幣進行比較。

Echo Dot的直徑約為3.9英吋(99mm)、高1.7英吋(43mm)、重10.6盎司(300克)。它提供了四種顏色選擇,包括灰黑色(如圖所示)、炭黑色(近黑色)、砂岩色(近白色)和莓果色(粉色)。沿著圓周有兩個匯聚在一起的介面:直流(DC)電源輸入插孔和旁邊的1/8英吋(準確地說是3.5mm)類比「立體聲」音訊輸出插孔。

從其俯視圖來看,即顯示出向上/向下調節的音量、麥克風靜音和「操作」按鍵。在裝置底部是橡膠材質的「底腳」。

 

圖3:Echo Dot的府視圖,向上/向下音量調節按鍵清楚可見。

 

「底腳」通常是通往裝置內部的可靠通道;讓我們看看這次是否也如此。在此必須借助一個平頭螺絲起子,才能將「底腳」從機殼上撬下來。

大功告成了!

除了四顆T6 Torx螺絲外,您將會注意到下面還有一個進入的入口,下方則是PCB上的一組測試點。

 

圖4:拆下裝置的「底腳」,除了四顆T6 Torx螺絲外,其下還有入口和測試點。

 

我猜測他們不但使用這個入口來做最終的組裝後測試,而且還用於編程最新和最高階的韌體版本;而且,如果客戶在購買時選擇了「將裝置連接到我的Amazon帳號以簡化設定」 ,那麼就會透過該入口設定客戶的Amazon帳號和Wi-Fi網路憑證。

如同往常一樣,在我的iFixit 64-bit驅動器工具套件的協助下,先卸下這四個螺絲吧!

還記得橡膠「底腳」黏連的圓形塑料板嗎?下圖顯示了它的另一面。從這一面中間帶RFID標籤看起來,很可能是用來追蹤裝置在組裝、倉儲和運輸過程中的移動情況;它的周圍整個被灰色(喔不,是黑灰色)塑料網包覆著,音箱的聲音以360°環繞模式從中發出來。

將通常用於固定左右兩半的螺絲卸下之後,就可以看到組裝的上半部份,其中,1.6英吋全頻揚聲器清晰可見(當然還有主PCB),如下圖所示。

 

圖5:卸下螺絲後,看到圓形塑料板的另一面。

 

即使只是粗略一瞥,也能看出來它有著比第二代Echo Dot更具意義的變頻器。接下來看看上半組裝的另一張視圖,在此可一窺電源輸入和類比音訊輸出連接器。

從上半組裝的其餘部份中拆出PCB相對簡單。首先,斷開軟性PCB電纜連接(我猜測它用於處理主PCB的電源以及訊號通訊,包括與四個頂部開關、每個開關旁邊的麥克風以及圍繞於其周圍的LED燈環之間通訊)。

現在,卸下將PCB連接到其下方組裝的三顆螺絲(同樣是T6 Torx)。

成功!

…繼續閱讀請連結EDN Taiwan網站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
論壇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