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日本?台積電持續擴展全球製造版圖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的全球製造據點部署策略,會依據不同地區客戶對於強化基礎設施與供應鏈安全性的需求而進行調整;不過他也強調,台積電將繼續把最先進技術留在台灣...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TSMC)在15日公佈2021年第二季財報,當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3,721 億5,000萬元,營收與2020年同期相較增加了19.8%,與前一季相較則增加了2.7%。台積電表示,該公司第二季營收主力為強勁的高性運算(HPC)相關應用及車用電子需求,並預期HPC、車用電子、智慧型手機與物聯網(IoT)等「四大平台」挹注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營收,支持公司下一季業績持續成長。
台積電四大技術平台在2022年第二季營收貢獻比重。
(資料來源:TSMC)
在財報發佈後回答外資分析師提問時,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亦透露該公司正在進行於日本設置晶圓廠的盡責調查;董事長劉德音則補充,該日本廠可能鎖定特殊製程生產線,但仍在初期評估階段,談時程仍太早。魏哲家表示,台積電在日本與超過20家業界夥伴建立了一個3D IC研究中心,進行先進封裝技術、新一代基板材料的開發,以因應未來HPC應用所需;但目前該公司尚未規劃於日本進行3D IC量產,僅正在評估晶圓廠的設置。
日本廠的設置如果成真,將成為台積電近年來繼日本、中國之後的最新海外製造據點部署。而劉德音在開始回答分析師提問之前,也特別提及了該公司的全球製造據點策略,表示隨著近年來世界各國客戶對於半導體基礎設施安全性的需求提升,台積電也正著手擴展全球製造據點的部署以維持、強化其競爭優勢,並在全新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提供對客戶更妥善的服務。
劉德音表示,地緣政治情勢發展促使台積電繼續擴展台灣以外的據點;而他也表達對於美國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的支持,表示:「在美國的新政權之下,我認為發展將會更具可預測性、更以規則為基礎,這對每一家公司來說都會更容易接受。」
劉德音表示,台積電的全球製造據點部署策略,會依據不同地區客戶對於強化基礎設施與供應鏈安全性的需求而進行調整;不過他也強調,台積電將繼續把最先進技術留在台灣:「台灣仍會是台積電的大本營以及研發中心,因為尖端技術量產的初始階段必須要與研發緊密結合。著眼於大規模的合作工程,我們的領先製程節點量產仍將繼續在台灣進行。」
在回答分析師提出目前美中對抗的緊張情勢以及中國持續對台武力威脅,是否讓仰賴台積電的客戶感到憂慮的問題時,劉德音則表示,「人人都會希望台灣海峽的和平,這不只是攸關世界各國的利益,也因為沒有人想要摧毀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新冠病毒疫情已經為全球經濟帶來嚴重的破壞,我不認為台灣海峽出現不利情勢是任何國家希望看到的,所以我對此表示樂觀。」
至於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最新進度,劉德音則表示在美聘僱的第一波工程師已於4月底來到台灣進行5奈米技術的培訓,該廠的興建工程則按照時程展開,預計2022下半年裝機,第一階段每月2萬片晶圓的量產則將於2024年第一季進行。他也表示台積電正在熟悉美國的成本結構,而美國廠的營運成本也必須要與客戶共同分攤──在擴展全球製造據點的規劃中,穩定晶圓價格也是其中一環。
此外台積電也提及中國大陸生產據點現況,其南京廠已經在2020年第三季完成每月2萬5,000片16奈米製程晶圓的第一階段量產;該公司將進一步擴充該廠生產線,以因應28奈米製程客戶的迫切需求,預計在2022年第二季開始量產。「中國仍是非常強勁成長的市場,我們在當地的客戶群龐大;」魏哲家表示:「我們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業務將持續在所有應用領域有所提升,包括智慧型手機、HPC、物聯網與車用。」
劉德音表示,以長期來看,台積電預期28奈米製程將會是嵌入式記憶體應用的「甜蜜點」,而該公司對28奈米技術的結構性需求將獲得各種特殊製程技術的支持。魏哲家並指出,目前在車用領域最大宗需求來自於微控制器(MCU),而目前車用MCU主要以55奈米與40奈米製程生產,預期在接下來兩到三年將會轉移至28奈米製程。
而目前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對台積電營收貢獻度達到將近五成(49%),其中主力7奈米(N7)製程營收佔據31%,最尖端的5奈米製程(N5)營收則佔據18%。魏哲家表示,N5製程的量產已經進入第二年,良率與PPA進展如預期,並持續獲得智慧型手機與HPC應用的強勁需求支持,預期2021全年度N5對整體營收貢獻度可達到20%。
台積電各製程節點在2022年第二季營收貢獻比重。
(資料來源:TSMC)
相容N5設計規則的4奈米製程(N4)試產將在第三季展開,預計量產時程為2022年;魏哲家並指出,將繼續採用FinFET電晶體的最新一代3奈米製程(N3)的進展良好,目前已經開發出支援HPC與智慧型手機應用的完整平台,預計2022下半年投入量產。
有分析師提出,相較於N7與N5都是在預計問世年度(2018與2020)的第二季投入量產,但N3的量產時程卻是2022的下半年,是否意味著技術研發遭遇困難而有所延遲?對此魏哲家表示,相較於N5,N3的量產時程確實延遲了3~4個月,主因是3奈米技術非常複雜,包括製程本身與客戶端的產品設計都需要花更長時間;台積電正在與客戶緊密合作並將量產時程定在2022下半年、而非年中,這也是最符合客戶需求的決定。
參考閱讀:TSMC in ‘Due Diligence’ on Possibility of Japan Fab ( EE Times特約記者Alan Patterson)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