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VLSI/CAD盛會開鑼 全台「EE人」線上聚!

2021-08-04
作者 Judith Cheng

本屆大會主題為「ICs Powering the Smart Life Innovation」,強調半導體技術是帶動智慧生活發展的關鍵...

2021年第32屆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研討會(VLSI Design/CAD Symposium)在8月3日以全線上形式熱烈展開為期四天的活動。這是這場每年讓台灣IC設計領域產、官、學研界菁英齊聚一堂的年度盛會,因為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首度改以虛擬方式舉行,但內容品質和與會者的熱情不打折扣,仍有近千名來自各大專院校電子、電機、資工等科技的教授與研究生以及相關技術領域專業人士共襄盛舉,透過數位化會議平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

本屆大會主席,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賴永康在8月4日上午會議開幕式的歡迎致詞中表示,「因疫情在5月爆發,考量到與會來賓的安全與健康,將原定於南台灣墾丁舉行的實體會議改為全虛擬模式舉辦;而雖然線上會議缺少了面對面的互動交流,也因此免去交通長途跋涉的距離問題,讓更多來賓能夠參加及聆聽。」

賴永康表示,本屆大會主題為「ICs Powering the Smart Life Innovation」,強調半導體技術是帶動智慧生活發展的關鍵,而與往年的實體會議相同,虛擬版VLSI Design/CAD也邀請了多位產學界教授及菁英,聚焦IC設計在智慧生活的創新應用發表專題演說,並安排了多場主題座談、短期課程、Demo演示及論文發表等議程。

在8月3日活動正式開幕前的熱身場次中,有來自科技部國研院旗下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的講師,分享研發製程平台資源以及量子電腦低溫CMOS電路、高速光學SerDes整合與測試等技術資訊;還有工研院資通所經理陳柏瑋、Skymizer創辦人暨執行長唐文力,分別從硬體(晶片)與軟體(編譯器)角度分享AI技術最新進展。

而在VLSI Design/CAD大會最具傳統的「貼海報」內容──來自各大學院校研究團隊的微電子技術研發成果展示──也沒有因為數位化而遜色,雖然看不到與會者擠在海報架下熱烈討論的景象讓人有些遺憾,虛擬海報區的留言介面仍有精彩的問答,讓研究計畫負責團隊成員能與師長、同儕相互交流學習。在活動首日下午壓軸的科技部微電子學門積體電路與系統成果發表會上,學門召集人/陽明交通大學教授陳冠能除了分享年度研發成果概況,也擔任主持人引介了三位演講嘉賓,讓聽眾收穫滿滿。

其中TSRI副主任莊英宗宣佈與台灣半導體「護國神山」台積電合作提供學界FinFET技術虛擬製程PDK與元件庫(Cell Library)設計資料,以支援各大學院校電子電機相關科系的實作訓練課程;TSRI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與各學校/系所針對建置安全伺服器環境與設備的討論,並在明年第一季開始徵求學界團隊提出研究計畫進行設計套件測試,期望對台灣培育下一代半導體IC設計人才帶來助益。

大力促成台積電與TSRI合作虛擬製程的清大電機系教授、IEEE院士張孟凡也分享了自己投入學術研究領域的心得,他鼓勵台灣的研究者「不要太客氣」、多積極主動參與IEEE等國際學術社群,不要拒絕提供服務以及與業界交流的機會,而能與其他研究同儕們團隊合作「打群架」、共同學習成長,會比孤軍奮戰更有助於提升自我。

張孟凡的研究專長是記憶體電路,以AI應用之記憶體內運算(CIM)技術為主題的論文多次獲得ISSCC、DAC、VLSI Symposia、IEDM等國際學術會議青睞;他建議台灣研究者透過參與這些國際會議來掌握技術發展風向,這對於研究者本身的眼界開拓與研究主題的精進都有很大的幫助,也有機會讓台灣研發社群在全球業界發揮影響力。另一位分享研究心得的台大電機系教授劉宗德,也擁有業界與美國、歐洲的學習研究經驗,目前專注於市場熱門的智慧物聯網/邊緣運算裝置的低功耗、安全元件電路之研發。

8月4日大會正式開幕的首場Keynote專題演說,則是邀請到近年來專注於生醫系統晶片研發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吳重雨,分享他所領導的團隊在植入式閉迴路神經調控元件的發展成果。吳重雨表示,生醫電子技術的目的是取代會讓其他人體器官也受到影響、容易造成後遺症的化學藥物或手術,讓癲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相關疾病患者藉由電子調控神經來達到治療的目的;而他的研究團隊目標是利用台灣最頂尖與專長的半導體技術,以SoC元件實現比目前市面上醫療設備大廠產品功耗更低、體積更小的生醫電子系統植入式裝置,以嘉惠神經疾病患者。

吳重雨在陽明交大生醫電子轉譯中心(BETRC)的團隊從2008年著手開發針對抑制癲癇症狀的閉迴路神經調控電路,在2012年以COB (Chip on Board)形式完成動物試驗,並於2013年開始第一代SoC的研發,在2016年將研究成果技轉同年成立的生醫晶片新創公司晶神醫創(A-Neuron Electronic),逐步朝向商業化目標邁進。吳重雨對生醫電子技術的數十年專注投入,是從EE領域跨界(醫學領域)研發、產出豐碩成果的最佳例證之一;一場疫情引發全球對醫療科技與資源的高度重視,他也看好台灣IC領域人才對台灣高端醫材產業有所貢獻,並因此造福更多人類。

大會第二日另一場專題演說則是邀請到美國矽谷影像處理器晶片重量級廠商安霸科技(Ambarella)台灣分公司董事長蔣廸豪,分享應用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自動駕駛車輛的AI電腦視覺處理器技術進展。安霸科技是由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生王奉民所創立的公司,而同樣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的蔣廸豪在赴美深造後曾回台擔任交大教職,曾取得多項個人專利並在國際學術領域發表多篇論文,在2008年加入安霸。該公司結合AI的機器視覺技術近年專注ADAS/自駕車應用,與國際車廠、Tier One業者密切合作並已取得ISO26262認證,蔣廸豪在演說中也特別強調了車用晶片研發在跨界合作以及與生態系統業者合作的重要性。

在接下來的大會日程,還將有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吳誠文、國際半導體大廠ADI亞太區FAE總監Charles Lee,台積電設計建構管理處資深處長Suk Lee等講者,從學界與業界的不同觀點,對半導體人才培育以及技術演進發表專題演說;此外還將舉行以EDA最新發展趨勢為題的圓桌座談,精彩可期,EE Times Taiwan也將繼續為關心這場EE人盛會的讀者們提供大會相關報導,不要錯過!

 

 

 

活動簡介

人工智慧(AI)無所不在。這一波AI浪潮正重塑並徹底改變科技產業甚至整個世界的未來。如何有效利用AI協助設計與開發?如何透過AI從設計、製造到生產創造增強的體驗?如何以AI作為轉型與變革的力量?打造綠色永續未來?AI面對的風險和影響又是什麼?

AI⁺ 技術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技術,涵蓋從雲端到邊緣、從硬體到軟體、從演算法到架構的AI/ML技術相關基礎設施之設計、應用與部署,協助您全面掌握AI最新技術趨勢與創新,接軌AI生態系佈局,讓機器學習更快速、更經濟、更聰明也更有效率。

贊助廠商

Judith Cheng

見證「EE人」改變世界的智慧結晶與創新熱情,記錄全球電子技術與科技產業的演進和成長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