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未來行動裝置的演進
明日的市場顛覆者和技術先鋒正在努力解讀未來行動裝置的樣貌,以及它們與今日的同類產品的差異…

明日的市場顛覆者和技術先鋒正在努力解讀未來行動裝置的樣貌,以及它們與今日的同類產品的差異。這些未來裝置是否會更大?還是更小、更輕?它們會是手持式、佩戴式還是植入式?哪些投入龐大資金的創新技術將取得最大的回報?以及哪些發展障礙需要花費最多的時間才能清除?
在〈展望行動裝置的未來〉(The Future of Mobile Devices)這份全球調查研究中,莫仕(Molex)向200多家行動裝置製造商和供應商提出了許多問題,包括上述的疑問。這項最新調查研究於今年7月委託進行,調查了預計將在未來5年內引領行動裝置開發的功能和推動因素。大多數製造商已經在開發於2023年推出的產品型款,而2026年製造的行動裝置外觀和操作可能與今日的產品相似。儘管如此,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發展正在加速出現。因此,人們紛紛寄予厚望,預計將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看到產業變化。
根據這項調查結果,預計到2026年將有多項顛覆性功能會成為標準。受訪者優先考慮自行充電或能源採集功能(37%);全息或投影顯示器(36%);完全可回收(32%);防護功能,例如防塵或防水(31%),以及不中斷顯示(29%)。所有這些都是當前的投資領域,因此無論它們是否會在5年內成為標準,我們也可以期待這幾個領域將會繼續向前發展。
幾乎所有的受訪者(90%)都認同外觀造型的持續演變將改變未來的行動裝置,但還沒有對最受歡迎的外觀造型的定義達成共識。35%受訪者預計未來行動裝置將會帶來截然不同的使用體驗(例如眼鏡、手錶或其他穿戴式裝置),而另外32%的受訪者則預計未來裝置的外觀造型略微不同(例如可折疊或可捲曲裝置),但所獲得的使用體驗是相似的。最後,23%的受訪者預計無論外觀尺寸增大或減小,使用體驗也不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設想未來
大約在40年前,在蘋果(Apple)的工作計畫會議上,賈伯斯(Steve Jobs)告訴同事:「客戶並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直到我們向他們展示……我們的任務正是發掘那些尚未出現的東西。」這個觀點在今天仍然適用,特別是考慮到行動裝置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方面擁有近乎無限的潛力。
當問及今日典型消費性行動裝置的產品項目的最有機會的替代品時,受訪者給出了一些有趣的答案,從智慧服裝(40%)和智慧眼鏡(33%)到耳機(29%)、手錶(29%)和植入裝置(2%)。雖然智慧服裝不太可能盛行,但可以合理地假設人們將憑藉各種行動裝置組合來實現不同的功能性。例如,一台裝置負責提供本地計算能力或更長電池壽命,而另一台裝置則提供剩餘的其他功能。
筆者很難想像人們未來需要的只是智慧眼鏡。不過,想像一下每個人都跑來跑去四處尋找,卻發現它們一直就在頭頂上,這很有趣。我支持在最理想的硬體平台上調配元件、處理能力和功能,以提供具備最佳性能的裝置組合,例如擴增實境(AR)眼鏡與手錶配對使用。
使用案例:終極市場驅動因素
衡量未來行動裝置之最佳標準,將會是客戶使用案利,這是因為應該由應用程式來驅動外觀造型演進,而非反其道而行。例如,在居家方面,智慧型手機和智慧穿戴式裝置可以作為「家庭中樞」(Home Hub)來控制智慧門鈴、電器、氣候控制系統、照明、家庭安全系統、清潔系統,甚至食物準備。一個絕佳範例就是智慧供水技術系統,一旦漏水,它就會將即時警報推送到行動裝置,以便遠端控制關閉水源。
另一個主要的使用案例是行動支付。根據金融投資公司Finaria 的報告顯示,到2023年,行動電子錢包產業將成長到2.4兆美元,其中微信支付、支付寶、Apple Pay和Samsung Pay等將名列前茅。雖然毫無疑問中國正在引領電子錢包的普及速度,但是美國的行動支付市場也緊追在後,歸因於美國零售商在新冠疫情期間快速採用非接觸式的支付操作。
然而,或許最具影響力的領域是在連線照護醫療(connected healthcare)。多得這方面的應用程式源源不斷地出現,從提供支援性協助的,到挽救病人生命的,因此蘋果、Fitbit和三星電子(Samsung)等公司經常將它們的穿戴式裝置用作健康監測裝置。連接到智慧手錶和智慧型手機的非侵入性血糖監測裝置有潛力改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國際糖尿病聯合會指出,預計到2045年全球將有七億人口受到糖尿病的影響,而血糖監測裝置有望緩減疾病影響。
同樣有趣的是,最近有消息指出蘋果獲得了一項水合作用測量功能專利,可讓Apple Watch自動測量佩戴者汗液的一種或多種電氣特性。蘋果在包括AR在內的各類使用案例上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該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堅信,AR在蘋果的未來發展中將具備關鍵性作用。同樣地,其他主要參與企業都有很大的動力去推動這個使用案例向前發展。
除去解讀未來的障礙
儘管行動裝置的未來發展潛力龐大,業界也持續地投資於此,但重大的技術障礙仍然存在。參與調查者表示,最難解決的問題有5G蜂巢式連線性能(37%)、高速無線充電(37%)、電池使用壽命(36%)、永續性(35%),以及小型微米或奈米級零組件的製造能力缺乏(27%)。幸運的是,業界擁有同等程度的創新手法,可以帶來重大優勢。
受訪者期望在資料連接(42%)、無線充電(36%)、攝影機(33%)、Wi-Fi連接(28%)和內建揚聲器(28%)方面看到最多的創新。除此之外,82%的受訪者預計到2026年消費者將大幅獲益於支援5G的行動裝置。在對推動行動裝置製造發生顛覆變革的技術預測中,超高速5G或毫米波(mmWave)排名第一(42%),接下來是雙向無線充電(30%)、用於智慧眼鏡的光波導(30%)、具有晶圓級光學技術的攝影機(29%)和奈米級或微米級的零組件(26%)。
根據Molex的調查研究結果,未來行動裝置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筆者相信,「解讀未來」需要由行動裝置製造商、應用程式開發人員,以及零組件和連接器供應商構成的整個生態系統進行合作,並保持敏捷行動,尤其是在設計和製造能力方面,以期跟上未來技術的發展演進。Molex與頂尖的技術先鋒合作,包括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創新性的科技企業,身為值得信賴的供應商,該公司為5G mmWave天線、電源、攝影機和顯示技術提供最小型、最密集和最穩健的連接器產品,並且具備最大的製造產量。Molex致力於幫助合作夥伴實現發展願景,開發出改變未來遊戲規則的消費科技產品,畢竟,這是行動裝置未來的發展關鍵。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