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受缺晶片影響較小的原因?

2021-11-02
作者 黃燁鋒

在缺晶片問題延續這麼長時間以來,蘋果也直到近期才開始面臨缺晶片。那麼為什麼蘋果出貨這麼大體量的公司,受到缺晶片的影響更小呢?

事實上即便是蘋果(Apple),近幾個月也正面臨缺晶片的尷尬。蘋果上周才剛剛發出預警稱,供應鏈方面的問題將阻礙iPhone及其他產品的生產,尤其是在接下來的四季度購物季。

但以蘋果對晶片的需求量來看,這家公司受到缺晶片問題波及實際上已經是同類企業中最小的了——而且在缺晶片問題延續這麼長時間以來,蘋果也直到近期才開始面臨缺晶片。那麼為什麼蘋果這麼大體量的公司,受到缺晶片的影響更小呢?

全球缺晶片問題的持續惡化

缺晶片大環境已無需再做贅言。不過先前華爾街日報等外媒都相繼發表評論文章,特別談到了缺晶片問題的持續惡化——其持續時間將比預期得更久。從將近1年前,缺晶片問題產生開始,分析師預期缺晶片局面會延續到今夏;後又改稱今秋,再到冬季。上周,部分產業分析師將這一預期時間調整至2022年5月。

不過這個時間點可能仍然顯得過於樂觀。有分銷商透露,產業內某些領域部分晶片買家訂單的交付時間甚至被推到了2024年。缺晶片的影響範圍早就擴展到了最初汽車、家電市場之外。如今蔓延到了醫療設備,甚至電子煙及同類產品——這是基於華爾街日報近期所作的採訪。

 

 

因為智慧型手機領域也面臨缺晶片,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已經下調了今年全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期,增量僅相當於此前預期的一半——要知道因為疫情,2020年已經是智慧型手機產業發展的低迷之年的;而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仍將無法恢復到前年的水準。

目前全產業晶片交貨時間早已超過了9~12周的臨界值。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資料是,今夏該資料平均延長至19周;到10月份則膨脹到了22周。其中電源管理元件為平均25周,汽車微控制器則長至38周。

對於缺晶片狀況何時改善的問題,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大約半年前給出的預測是,缺晶片問題將在今年第四季緩解。但本月這家研究所的分析師更新了預測時間至2023年,這與Intel前不久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預期的時間吻合。

 

 

與此同時,缺晶片實實在在造成了供應鏈上下游市場參與者利益方面的損失。上周通用與福特(Ford)發佈的消息均顯示,今年第三季盈利陡降,晶片短缺極大程度影響了工廠的吞吐量。這兩家企業對於市場預測是,明年的這一情況會逐步得到緩解。

即便是那些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做得很出色的企業,當下也逐漸開始面臨晶片供貨上的挑戰。典型如特斯拉(Tesla)近期也發佈消息稱遭遇滿足客戶需求方面的挑戰,主要是由關鍵元件供貨缺失造成,而且已經開始對收益造成影響,醫療設備等更多領域的缺晶片問題也比較嚴峻。

加劇缺晶片問題的各種因素在這半年來還真是層出不窮,包括年中台灣缺水;瑞薩電子(Renesas)工廠起火;美國德州遭遇冰凍嚴寒對三星(Samsung)工廠造成劇烈打擊;馬來西亞夏季疫情持續爆發致諸多晶片封裝廠停工……另外還有相當多的人為因素催化缺晶片問題的加劇,比如說因為缺晶片,大量企業開始下超量訂單囤貨——這也事實上造成了缺晶片的惡性循環。

即便不少晶圓代工廠都先後宣佈了擴產計畫,但諸多先進製程的投入需要時間和金錢,難以在短期內快速投入生產。

蘋果有何特殊之處?

事實上,蘋果也沒什麼特殊之處。傳言稱蘋果很快就會縮減今年iPhone的生產目標,即便其前幾季的財報非常好看。10月底蘋果發佈本財年第四季季報(截止9月25日),營收同比成長29%,淨利潤甚至成長了多達62%——其中,大中華區淨營收甚至大漲了83%。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成績,實際也低於華爾街的預期,蘋果執行長Tim Cook表示這是供應鏈緊張帶來的銷售限制——在營收低於預期這件事情上,似乎也是蘋果近5年來的首次。但筆者認為,蘋果可能仍是目前受缺晶片影響相對較小的企業,起碼比同業競爭者要強。

從供應鏈上得到的消息是,智慧型手機產業的缺晶片問題可能在持續擴大。從OEM的角度來看,包括小米之前因為缺晶片對產品作了一波小幅價格調整;三星今年甚至取消了Galaxy Note 21的發售計畫;PC市場,戴爾(Dell)、惠普(HP)與聯想(Lenovo)今年上半年就發出了晶片供貨緊張的消息,微軟(Microsoft) Surface甚至也因此遭遇銷量下降。而上游的晶片供應商方面,缺晶片甚至導致了高通(Qualcomm)市場佔有率的下滑。訊息源稱,Snapdragon低階產品線可能面臨暫停銷售的問題。

相對而言,以蘋果的出貨量,iPhone、iPad、Mac系列產品對晶片的需求量來看,在當前缺晶片大環境下,蘋果能做到這樣的業界表現已堪稱奇跡了。而且實際上,去年下半年蘋果的業績表現相當彪悍,iPhone銷量屢創新高——當時缺晶片問題已經開始擴散。今年第一道第三季的出貨量和營收數字都保持了高成長。

相對比競爭對手,蘋果受到缺晶片問題影響更小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在疫情爆發之初,線下零售業務大面積受到影響之際,蘋果應該是最早一波做出回應的企業之一。包括召開線上發佈會和開發者大會:事實上同期許多企業是以取消發佈會來回應疫情爆發,且不說線上發佈會本身反響如何,以蘋果話題之熱,中國市場上,蘋果的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消息普遍有10萬+閱讀量,這是大部分傳播界玩家都做不到的。

而且當時蘋果作了相當多在家辦公的市場行銷宣傳,推了不少廣告展示蘋果可幫助用戶在家辦公。iPhone 12系列在發佈的頭7個月就達成了1億支的銷量——這個成績比iPhone 11還好,別忘了iPhone 11發佈之際,還沒有COVID-19。結合iPad、Mac系列產品的銷量,可以說蘋果在市場方面對新冠的回應是教科書等級的。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蘋果是目前台積電(TSMC)最大的客戶。蘋果設計的晶片由台積電製造有著多年的歷史,自iPhone 7之後,由於台積電在製造製程上愈發領先,蘋果的晶片訂單悉數下在了台積電。

今年8月份,市調機構的報告提及蘋果持續成為台積電最大的客戶——蘋果iPhone、iPad及Apple Watch的晶片訂單佔台積電總晶圓營收的20%以上。Counterpoint Research今年年初的預測,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其報告提及,預計今年台積電5nm製程晶片生產超過5成都將是供應給蘋果,3nm製程節點的這一情況預計也不會有變化。事實上,從消息來源來看,這個數字還過於保守了。

去年年底,訊息源提供的資料是,當時蘋果承包了台積電5nm製程80%的產量。去年台積電給蘋果交付了8,000萬顆A14晶片——對於這種大客戶,在台積電的優先序列中必然是靠前滿足其訂單。另外,蘋果對於台積電3nm訂單也採用了類似的操作。AppleInsider去年底的消息稱,蘋果已經在初期預定了台積電100%的3nm製程產能,為其Mac、iPhone、iPad提供晶片。

在汽車最初面臨缺晶片之際,台積電就表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將優先滿足蘋果與汽車製造商的晶片訂單需求。而且今年的消息顯示,蘋果已經在和台積電就2nm製程進行交流。這就不僅是晶片設計18個月週期的問題,而是包含對供應鏈更長遠的規劃和考量,這應該就是蘋果更少受到缺晶片影響的主因。或者換個說法,或許蘋果自身也是產業缺晶片的一大原因——畢竟他們鎖定了台積電那麼大的產量,而且還是提前鎖定。

當然這個原因的附加條件還在於蘋果的訂單量相當大。且公司有著大量可支配的現金流,能夠承受尖端製程的昂貴價格,以及運輸成本等各種周邊。說到底,大量金錢仍然是抵抗外部市場波動的重要資源。

蘋果拋棄Intel也是個原因

有個比較巧合的事件,即蘋果在這一代Mac產品上逐漸不再採用Intel處理器。雖然其初衷是為了實現針對蘋果目標使用者時,讓Mac裝置達成更高的性能和效率,以及在市場上更顯著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但蘋果在Mac裝置上採用自家設計的M系列晶片,也客觀上避開了缺晶片的坑。這也大概能體現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市場優勢——否則蘋果Mac裝置可能大概率也要面臨缺晶片的尷尬。可以說,蘋果在轉向的時間點上掐得剛剛好。

有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即在去年採用M1晶片的MacBook Air/Pro裝置上,蘋果開始採用binning的方式——低配MacBook Air的M1晶片是7個GPU核心,Air/Pro高配版的GPU則為8個核心。這不是採用兩套晶片設計方案的結果。無論是8核心還是7核心GPU,應當都來自同一條生產線。但針對產線上某些存在缺陷或體質不佳的晶片,最終將其包裝成低階SKU出售(表現在M1之上,就是7個GPU核心的晶片)。

這麼做既能減少浪費、節約成本,也能實現終端產品的等級切分——其實傳統晶片廠商也都是這麼做。這種方案也來到了M1 Pro/Max晶片身上。甚至連iPhone 13系列與iPad mini 6的A15晶片也是這麼做——這在手機晶片的歷史上並不算多見。

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蘋果自己開始設計出貨量相對更少——至少遠少於iPhone的A系列晶片的M系列晶片,需要走量才能儘快收回成本,所以採用這樣的方案也是必然。不過另一方面,這也能表示,即使家大業大如蘋果,在缺晶片的大環境下也已經不能再任意妄為地按照統一標準來挑選完美體質的晶片。或許這也能說明,最不應當缺晶片的蘋果,如今也需為此事開始發愁。

總結蘋果受缺晶片大環境影響相對更小,或者更晚的原因即在於,作為台積電的大客戶(以及蘋果裝置其他元件供應商的大客戶),以相對更長遠和前瞻的策略來管理供應鏈與合作夥伴。或許對蘋果的競爭對手而言,這些優勢依然是難以複製,抑或者蘋果本身就是缺晶片的客觀成因之一。

本文原刊登於EE Times China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黃燁鋒

暫無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