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SG趨勢成形 綠色供應鏈成為台廠無法迴避議題

2021-11-16
作者 IEK

以往企業視投入更多資金以符ESG規範是一項成本,然在全球化ESG浪潮下,台灣也應提早掌握相關趨勢、佈局相關項目以掌握商機…

ESG是指利用永續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來評估公司和國家在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方面的進步程度。因應全球氣候危機,歐美中日韓等128國政府和蘋果、微軟、飛利浦等20個以上的跨國品牌皆提出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承諾,部分國家已經入法,相關構面包含環境減碳、能源供給(智慧電網、再生/替代能源)、生產活動(零碳生產、循環經濟)、消費模式(電動化、分享經濟_等、歐盟也將於2023年徵收碳關稅。

2011年時,名列標普S&P 500的企業,只有2成會公開ESG資訊;時至2020年,已成長為95%,ESG成為全球發展趨勢。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陳佳滎指出,跨國品牌的淨零承諾,直接影響供應鏈的能資源使用方式,台灣身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員,又是外銷導向的國家,面對淨零趨勢牽動的國際政經與金融脈動,承受巨大的減碳壓力,淨零承諾已是台灣無法迴避的國際責任。而在ESG的趨勢下,國際許多ICT廠商也進行轉型與佈局,例如Cisco不斷改進產品能源效率與使用可回收材料,Cisco 8201路由器的電源要求比上一代NCS 6008低26倍;Intel關注水資源,在營運中盡可能的重複利用、回收和節約用水,並投資先進水回收設施;Apple降低公司設施的能源使用,致力於使用再生能源,並協助供應鏈實現同樣轉型。

以往企業視投入更多資金以符ESG規範是一項成本,然在全球化ESG浪潮下,我國也應提早掌握相關趨勢、佈局相關項目以掌握商機,例如打造綠色供應鏈,落實供應鏈碳盤查,中小企業應開始製作ESG資訊報告並對外接露,除環境外,也應注重勞動權益與人權、健康與安全;企業也應善用數位科技,落實ESG佈局,如:打造綠色智慧工廠、提升自身產品能源效率、進行智慧電網、智慧綠建築、電動車、自駕車、遠端協作ESG解決方案等企業佈局。

 

2021~2020年企業揭露ESG報告狀況。

(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研討會暨國際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