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晶片大短缺」的最快途徑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導致全球傷痕累累,而如今此病毒更可能引發另一波的「晶片大短缺」…

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的大流行導致全球傷痕累累,公共衛生服務被推向崩潰邊緣、嚴重影響我們的社交互動、也亂了數十億人的生活秩序,而如今此病毒更可能引發另一波的「晶片大短缺」。
有時我會被問到為何晶片的短缺,就如同新冠病毒一樣,會令我們這麼措手不及。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過去幾十年裡,人們將晶片技術視為嵌入在汽車、智慧型手機和無數家用及工業裝置中的一項技術商品。但如今,我們更加明白到晶片短缺這件事已深深影響全世界,也將供應鏈負擔推到了極限。
毫無疑問的,人人都關注著半導體產業、想要解決問題並防止這種短缺危機再次發生。這無疑將會是晶片製造商在2022年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一場完美風暴為半導體業帶來的影響
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之中學到,封城和遠距離辦公措施是抑制COVID-19感染案例數量的有力方式,然而,同時也產生了人們對於個人電腦、螢幕、鍵盤和網路攝影機的大量需求——並同時湧現出各式各樣的遊戲主機。
在疫情大流行的前幾個月,晶片製造商還能夠對全球不斷改變的需求做出迅速回應。剛開始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產業(如汽車產業),其訂單被迅速增加的家用電子產品訂單取代,這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因應策略,直到消費者又再度開始購買汽車和其他消耗品…
加上過去兩年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導致某些主要參與者開始囤積晶片,因而對於晶片製造商造成更大的壓力。正因為這些要素的結合,造成了一場各項災難條件俱全的風暴,讓情勢雪上加霜。
出路:強化並連結半導體產業的既有優勢
當前的晶片短缺危機已清楚表明,幾乎每個經濟體和產業領域皆重度依賴晶片的取得性。為緩解這樣的現象,在2021年,我們看到了多項區域性《晶片法案》(Chips Acts)的提出。透過這些法案,世界主要經濟體希望確保對於最先進晶片技術的使用,無時無刻都能受到保障。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執行長Luc Van den hove
有些人擔憂《晶片法案》的實施可能成為半導體市場全面瓦解的根源。然而我的見解並非如此,我認為到最後全球半導體市場依舊緊密聯結!這無非是件好事,因我們產業在近幾十年來的大躍進,正是全球合作的成果。
簡而言之,這也就是我和主要利害關係人見面時所試圖傳達的訊息:不要採取貿易保護主義的路線,因為這樣只會讓我們所有人都慢下來。相反地,我們可以藉由強化並連結半導體產業的既有優勢找到真正的出路,這是讓我們最能夠充分利用我們集結知識及專長的策略。
借助現今的急迫感,制訂長期行動計劃
換句話說,和2021年十分相似,新的一年同樣會讓我們找尋新的平衡。如果說新冠病毒的大流行教了我們一件事,那就是恐慌並不會帶給我們任何進展或成果。
我們應當借助現今的局勢化危機為轉機,並制訂一個長期的行動計劃,以防止當前的晶片短缺危機再次發生。對我來說,這應該就是《晶片法案》背後的理念,這是我們所有人在2022年都必須逐步解決的課題。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2年1月號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