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可望攀至1,070億美元

2022-03-24
作者 SEMI

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將較前一年成長18%,來到1,07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中指出,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將較前一年成長18%,來到1,07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繼2021年成長42%之後,已連續三年大漲。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首次衝破千億美元大關,為半導體產業新的歷史里程碑。為因應各種市場與新興應用的需求,鞏固電子產品不虞匱乏,產業加大力道、擴充且升級產能,不僅讓市場長期看好產業未來的發展,更造就本次亮眼的成績。」

SEMI行銷暨產業研究副總裁Sanjay Malhotra進一步分析:「2023年可望持續穩健成長,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保有千億美元以上的高水準表現。今年和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能的成長曲線也將穩定上揚。」

 

 

晶圓廠設備支出:以地區劃分

台灣為2022年晶圓廠設備支出領頭羊,總額較去年成長56%來到350億美元;韓國則以增幅9%、總額260億美元排名第二;中國相比去年高峰下降30%,收在175億美元。歐洲/中東地區今年支出可望創下該區歷史紀錄,達96億美元,總額雖然不比其他前段班地區,但同比成長卻爆衝248%,令人印象深刻。預計台灣、韓國和東南亞2022年的設備投資額都將創下新高。另外,報告也指出美洲地區晶圓廠設備支出2023年將攀至高點,達98億美元。

半導體產業持續提高產能

根據SEMI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全球晶圓設備業產能連年成長,繼2021年提升7%之後,今年持續成長8%,2023年也有6%的漲幅。上次年增率達8%需回溯至2010年,當時每月可產1,600萬片晶圓(8吋)——幾乎僅是2023年每月預估產能2,900萬片晶圓(8吋)的一半。

2022年,150家晶圓廠和生產線產能增加佔所有設備支出比重超過83%,但隨著另外122家已知晶圓廠和生產線持續提升產能,明年該比例將降至81%。代工部門也一如預期,將是2022年和2023年設備支出的最大宗,約佔50%,其次是記憶體的35%。絕大部分產能成長也將集中於此兩大部門。

SEMI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涵蓋1,426家廠房和生產線,2021年或之後可能開始量產的124家廠房及生產線也包含在內。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