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恐緩減碳進步 氣候中和科技發展刻不容緩

2022-05-06
作者 Bosch

短期內,俄烏戰爭將延緩減碳進度,然而,長遠來看,戰爭將為加速歐洲的科技轉型…

烏克蘭戰爭及其後續效應為主要的不確定性之一。博世(Bosch)非常重視對員工的責任,同時,從戰爭第一天起,即持續提供大量人道主義援助,特別是難民的急難救助。博世集團執行長Stefan Hartung說:「人們為生存而戰,而我們與他們同在,共感其恐懼。戰爭無法解決政治衝突,當前情勢突顯了決策者們及全社會所面臨的壓力,就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以及大力開發能源的新來源。為此,儘管經濟環境充滿挑戰,博世集團仍系統地努力減緩全球暖化。」此外,Hartung亦宣佈博世將在未來3年投資約30億歐元,開發電氣化與氫能源等氣候中和科技。

Hartung認為,短期內,這場戰爭將延緩減碳進度,然而,長遠來看,戰爭將為加速歐洲的科技轉型。決策者們可以以此為本,無論在提升現有建築物能效的獎勵機制,或是在擴大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規模上,採取更加堅定的行動。他認為以綠色電力為基礎的電氣化,是達成氣候中和的最快途徑。

這就是博世推動永續交通的原因,博世集團電動交通相關訂單總金額於2021年首次突破100億歐元。然而,Hartung亦強調氫能源的必要性,他指出:「產業政策應著重於讓各行各業都為氫能源做好準備。雖然優先發展電氣化解決方案,但氫能能相關解決方案也需要更多動能。為了在地球上永續生活,兩者必須兼具。」同時,Hartung宣佈在未來3年內,博世將再投資100億歐元於數位化轉型,「數位化在永續發展扮演重要角色,而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以這個前提出發。」其產品組合包含智慧家庭能源管理和連網製造能源平台的解決方案等。

展望2022:嚴峻的市場環境帶來高度的不確定性

2022年第一季博世集團總營收成長5.2%。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暨財務長Markus Forschner表示:「博世今年的息稅前營業利潤將難達去年水準,預計將介於3~4%。獲利逐漸受壓,主要來自能源、原物料和物流成本的上升。我們必須為持續的高物價以及動盪的市場做好準備。要克服價格上漲問題的不只是汽車製造商,還有供應商。」尤其對博世的交通解決方案事業群而言,目前所面臨的成本壓力尤其顯著,自2020年以來,部分原物料價格大約已翻了三倍。

鑑於當前形勢,博世已經大幅調整了該公司對於全球經濟發展的預測,預估本年度全球經濟成長率將不及3.5%,略低於今年年初所預估的4%。此前,博世預估全球汽車產量將達8,800萬輛,較2021年成長9%,這兩項指標可能無法達成。Forschner認為,預期調整的原因在於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復發,以及持續的晶片短缺。然而,總體來說,他仍深具信心:「博世將努力克服這一艱難階段的挑戰。重點是擁有前瞻性的產品及明確的長期發展策略,而博世兩者兼備。」

氫電解:進軍規模高達140億歐元的市場

為有效落實氣候行動,博世正佈局氫電解零組件業務。該公司計劃在2030年以前挹注近5億歐元發展該項新業務,相關產品計畫將於2025年上市,其中一半的資金將產品上市前落實。Hartung說:「我們擁有開發氫能科技的廣泛基礎,也希望促進歐洲氫能源的生產。預計2030年,全球電解槽零組件市場規模將達140億歐元左右。」博世正供應氫電解系統的核心——電池組(stack),將其與電力電子、感測器及控制元件結合,打造成一個智慧模組。氫氣發電的電池組預計最早將於2025年投產。

永續發展:新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社會責任

博世全力支援歐盟的綠色協議(Green Deal),並自認在永續發展領域肩負特殊重責:博世集團已於2020年在全球400家業務據點達成碳中和。其碳中和的品質亦超出預期,博世已提前達成原先計畫在2030年節能目標的三分之一。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暨人資長Filiz Albrecht表示:「永續發展不再是一個次要議題,而必須是每一家公司核心業務的一部分。博世的企業社會責任包含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要維持三者平衡並不容易。在面臨我們所處的變革時代,讓越多員工投入新業務領域是博世的社會責任。」她進而指出,博世在過去製造內燃機系統的業務據點,轉型開發氣候中和科技。藉由員工再培訓計劃及內部職缺介紹平台,已成功協助動力系統相關部門的1,400名員工轉任軟體及電動交通等新工作領域。

Albrecht補充:「今年年底,近2,300名員工將投入可攜式(mobile)和定置型(stationary)燃料電池領域工作,幾乎所有人都是內聘員工。這就是博世轉型的具體範例之一。此外,我們今年預計在全球擴大招募10,000名軟體工程師。」

熱能科技:投入3億歐元發展熱泵業務

博世集團董事會副主席與消費性產品事業群及能源暨建築科技事業群負責人Christian Fischer說:「逾三分之一的碳排放來自建築物,因此,氣候行動也必須走入人們的家中。替代性供暖系統的轉型始於熱泵,若採用綠色電力則更為理想。」此一變革逐漸反映在全球各地針對新建築的法規,以德國為例,2024年前,65%新供暖系統將必須使用再生能源。

Fisher補充:「2025年前,博世將加碼投資3億歐元發展熱泵業務。從目前到2025年的未來3年,熱泵市場年增率將達15~20%,而我們則希望達成兩倍於市場增速的發展。」針對既有建築物,博世亦期待有所貢獻:該公司提供可使用氫燃料的燃氣鍋爐,以簡化天然氣供暖系統轉換至氫氣系供暖系統。此外,透過連結並整合樓宇系統,博世正進一步邁向提高服務在性經常性收入占比的目標。Fisher指出:「在樓宇系統業務中,服務收入已攀升至近一半的總營業額。而我們的策略目標是透過科技形塑氣候行動,同時拓展服務業務,彼此相輔相成。」

工業科技:以數位化提升能效

以工業製造而言,博世正致力於提升自身工廠的能源及成本效率。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暨工業科技事業群負責人Rolf Najork說道:「工業製造數位化將有助於氣候行動。透過連網能源管理,每年製造過程的能耗平均可降低 %。」80個客戶專案和120個博世業務據點,已採用工業4.0產品組合中的能源平台。

博世集團正走向工業科技電氣化。博世預計,2030年前30%的行走機械將達成電氣化,這意味著高壓系統的市場規模將額外增加15億歐元。此外,博世希望以其工業科技助益電動交通。Najork指出:「我們正與福斯汽車合作成立新公司,未來將供應歐洲的電池工廠所需的相關設備。我們的共同目標是成為電池系統量產的成本與科技領導廠商。專家預估,全球蓄電池製造科技的累計市場規模,在2030年前將達到500億歐元。

替代性交通轉型:電池電動交通及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博世認為,歐盟的綠色協議將成為道路交通電氣化的決定性推手。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暨交通解決方案事業群負責人Markus Heyn說:「所有汽車製造商都渴望在不斷成長的電動車市場中盡可能佔有一席之地。博世自認為汽車電動動力系統中的第一大供應商。關鍵的技術任務之一是讓電池在內的動力系統保持在合適的溫度,並維持座艙內的舒適度。」他指出,藉由智慧熱能管理系統,即能讓電動車行駛里程提高25%。為此,博世開發了彈性熱能元件(flexible thermal unit,FTU)的預整合解決方案,並以此開拓新市場,預計該市場規模在2030年前將達35億歐元。

在燃料電池電動車領域方面,今年博世將開始生產卡車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Heyn表示:「我們在德國班堡(Bamberg)工廠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生產千兆瓦的電池組。我們的目標是到了2030年時,駕駛燃料電池卡車的成本將應與駕駛柴油卡車差不多。」博世再次提高車用燃料電池業務領域的資本支出,計畫2021~2024年間,投資近10億歐元。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
論壇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