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重視半導體 美國電子產業回岸難?

2022-05-09
作者 Alan Patterson,EE Times特約記者

針對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當地業界高層的看法是,需要對整個電子產業生態系統──包括組裝、測試以及印刷電路板(PCB)──進行平衡的投資...

針對振興美國半導體產業,當地業界高層的看法是,需要對整個電子產業生態系統──包括組裝、測試以及印刷電路板(PCB)──進行平衡的投資。

儘管美國立法機關已準備通過總額達520億美元的一整套激勵措施,以協助支持本土半導體產業,但人們擔心有大部分資金會流向那些已經很賺錢、不需要援助的晶片業者,正面臨窘境的PCB產業反而被忽視。

PCB產業亦不容忽視

「需要平衡發展,」美國PCB製造商TTM Technologies執行副總裁Dan Weber接受《EE Times》採訪時指出:「在2000年的時候,全球有26%的PCB是在美國製造,如今只剩4%; 2000年那時美國也還有2,000家PCB製造商,現在你看到的是150家。所以,這是不平衡的。」

一家供應PCB製造所需層壓板與其他材料的供應商Isola Group執行長Travis Kelly則表示, 在疫情大流行或類似進行中烏克蘭戰爭這樣的事件期間,美國會需要一個穩健的供應鏈,以生產車輛、藥品、5G設備和其他必需品。Kelly目前也擔任美國印刷電路板產業協會(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主席。

「如果我們不能為美國海豹突擊隊(Navy SEALs)提供夜視鏡,或是為F-35聯合攻擊戰鬥機提供PCB,這會是很嚴重的問題;」Kelly接受《EE Times》訪問指出:「而當美國民眾被送進醫院,卻聽到『我們無法讓你用呼吸器』時,那更是切身相關。我們必須確保,一個國家能為所有人民供應至關重要的東西。」

Weber 指出,美國《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第851條(Section 851)要求,關鍵應用──如資料通訊、電信、醫療和國防設備──之PCB ,須來自非美國對手國的供應商。

全球PCB產業2021年營收約600億美元,包含一個供應商生態系統,但其中有部份廠商幾乎從美國消失。根據Kelly的說法,目前美國只剩一家紗線供應商,製造用於PCB的玻璃纖維紗;「他們必須要將至少九成的紗線運往海外到亞洲才能進行紡織。」

此外Kelly還指出,用以製造PCB內部電路的銅箔供應商,在美國僅剩Denkai America一家公司;「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個具韌性的供應鏈。」

而重建供應鏈需要的不僅是增加材料來源,美國在技術人力方面的教育也有所不足。對此Weber表示:「我們請不到足夠的人手來生產產品。」

產業高層正向美國政府尋求整體性的解決方案;Kelly指出:「這是在教育領域的投資,也是民間產業內的投資,正在創造可持續的需求訊號。」

他進一步解釋,「以國防應用為例,廠商可能會拿到一張在3個月內佔據大量製造產能的訂單,但再過一年就不會看到那樣的需求訊號;因為那可能不是每個月都會生產的導彈。但為了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產業,所有因素都必須納入考量;這是投資,也是激勵措施。」

Weber則認為,相關投資需要政府與民間相互合作;「在晶片產業領域有看到這樣的行動,其中有一部份留給了產業生態系統,但在我們看來還不夠。」

中國的角色

Weber也指出,中國的PCB產業是全世界最大,但不會遷移到海外;「它們會一直在那裡,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式讓它們得以留在那裡。他們對該市場提供補貼,並且正在大舉投資電子產業,特別是電路板。」

TTM在中國就有6個生產據點,在美國則有18個;該公司的大部分營收來自中國。「你無法離開中國市場,」Weber表示,「你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建立生態系統,特別是在美國,如果考量到國家安全,就需要決定在美國投資。這除了著眼目前中國市場的情勢,也將有助於在全球市場的永續發展。」

在此同時,運輸成本也在飆升。Kelly就表示,以往從亞洲運輸一個貨櫃的PCB到美國,成本約為2,500美元,如今的成本則是暴增至2萬5,000美元。

產業高層們認為,如果沒有美國本地穩定PCB供應的協助,美國政府砸下數十億美元激勵本土晶片製造的行動恐怕收效甚微。Kelly指出:「人們會說,『等一下…你只是花了520億美元,但沒有糾正問題的根本原因。』」

有業界人士指出,美國政府決策者才剛剛開始了解電子產業生態系統的複雜性,他們太過於強調半導體晶圓廠的建設。

決策者們

一位要求匿名的電子產業遊說者指出,美國商務部(DOC)是如何分配激勵資金的主要決策單位,但DOC缺乏對電子產業的專業知識。美國國防部也能決定如何使用該筆520億美元資金中的一小部分。

該位駐美國華盛頓的產業遊說者表示,像是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和台積電(TSMC)等晶片製造商都希望獲得美國的激勵資金,因為他們仍在評估在美國和歐洲進行生產的成本會有多高。為了扶植晶片在地製造,歐洲自己也有一整套的相關激勵措施。

該遊說者表示:「純粹出於相互競爭的需要,那些公司會去的地方,要擁有最具意義、投資報酬最大的激勵措施。」

他指出,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激勵措施草案,將分配給先進封裝約25億美元的激勵資金,其中的一小部份可能會流向PCB製造商。他也表示,美國參、眾兩院仍需要協調各自不同版本的激勵措施提案,這最快要在今年5月才會展開。

「有些美國國會黨派領袖不願意將激勵措施草案的討論帶到正式會議上,認為這可能減緩提案通過的速度,甚至使其陷入危險;」該遊說者指出:「但另一方面,如果不把相關討論帶到正式的會議上,恐怕讓措施中應該增減的內容應產生更大不確定性。這是目前美國國會正在爭執或討論的情況。」

儘管激勵措施已經獲得美國民主、共和兩大黨的傾力支持,今年的美國期中選舉(EETT編按: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大部份成員的改選,將於11月上旬舉行)可能會將法案通過時程推遲到2022年底。「我想目前的認知是,如果過了5月,事情會開始變得更困難;」該遊說者表示:「我們正處於選舉年。」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2年5月號

責編: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US Electronics Reshoring Plan Risks Missing the Boat,By Alan Patterson)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