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25歲了! 蔡明介回憶「關鍵時刻」

2022-05-10
作者 蔡銘仁

聯發科1997年成軍,2001年在台上市,原為光儲存控制晶片製造商,之後轉做手機晶片。憶起當年,蔡明介直言,2000年左右決定做2G手機晶片,是公司一個重要關鍵時刻...

IC設計龍頭聯發科今年(2022)邁入第25個年頭,公司以「From One to Number One」為主題,打造25周年專屬網站,董事長蔡明介、副董暨執行長蔡力行、以及總經理陳冠州更現身互動問答,分享聯發科的過去,擘劃未來願景。蔡明介期許,聯發科要成為真正在全球高科技領域的Tier 1 (一階供應商),同時也能因為完成技術上的挑戰成果而有成就感,覺得在聯發科工作是很驕傲的事情。

聯發科1997年成軍,2001年在台上市,原為光儲存控制晶片製造商,之後轉做手機晶片。憶起當年,蔡明介直言,2000年左右決定做2G手機晶片,是公司一個重要關鍵時刻,「那時我們軟體合作對象被人家買去,必須100%提供軟體,主管要求大家不眠不休,由我們自己做好完整的Solution。」時至今日,聯發科已具備能跟美國高通競爭的能力,2020年第三季全球市占率超車高通,至今年Q1,連六季居全球市占龍頭。

聯發科25年前的起家厝。 (圖:聯發科提供)

「過去兩三年業績成長很大,應該是做對很多事吧;」陳冠州以帶兵打仗為例,點出聯發科的天時、地利、人和,驅動公司的成長。他說,天時是順應時代潮流、產業趨勢,近年看好5G商機大舉投入,做出好的技術,地利是選擇好的市場、好的客戶,也把Sub-6G技術放在優先,率先提供好的技術到市場,人和不外乎是有很棒的團隊,都是聯發科近年來可以業績大幅成長的重要因素。

物聯網、AI人工智慧、5G等前瞻技術的演進,IC不僅重要性持續提高,規格更得不斷向上突破,以便因應未來挑戰。陳冠州形容,這個產業就像在爬山,「爬過一座山,還有另一座更高的山在等著我們」,不過25年來聯發科一座一座的山都爬過去了,現在不管規劃產品或技術都可以看得更高、更遠,「我們把對己的期待擺在世界第一,要跟世界最好的公司比較。」

從最初源自聯電的公司,到現在成長為1萬多人的領先企業,蔡力行認為,IP(矽智財)等面向的能力進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再往前走,公司碰到的挑戰更大,要更加進步的話,接下來要強化系統面,以及更深入了解Domain Knowledge。他堅信,聯發科的能力會越來越強,「更重要是跟同仁一起工作、一起進步,不光是有意義而且非常有趣。我們目標不光是台灣最好最大的Fabless公司,是往更上一層樓,成為世界級一流的公司!」

聯發科、臺大電資學院及至達科技合作成果將於國際頂尖會議DAC發表。 (圖:聯發科提供)

聯發科今年首季合併營收1,427億元,年增32.1%,每股純益(EPS)21.02元,創單季新高。展望後市,將持續朝多元化產品布局,看好5G、WiFi 6、10G光通訊與4K智慧電視產品的持續升級、拓展全球化與高階市場策略,帶來充沛的成長契機,第二季開始會有更多新品推出,中國大陸以外手機市場的出貨預期將翻倍成長,毫米波方案則預計下半年出貨。

另,著眼國際積體電路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的重要性,聯發科日前也攜手台大電資學院及至達科技,宣布將於電子設計自動化會議(ACM/I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DAC)發表融合AI與傳統EDA的純無人晶片擺置方案研究成果。該技術已商用在天璣(Dimensity)系列產品,聯發科晶片設計研發本部資深副總蔡守仁表示,該自研方法讓天璣系列產品在功率、性能、晶片面積及時程等指標條件,達到比傳統方式更好的成果。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蔡銘仁

喜歡寫故事的電機人。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