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拋棄「淘汰和替換」心態了!

2022-06-02
作者 Hao Zhong,ScaleFlux

即使明天半導體短缺問題如奇跡般地消失,產業的未來前景仍然看不清楚,因為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橫亙在眼前,即許多公司對全球化即時供應鏈的嚴重依賴…

自從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晶片短缺一直佔據著頭版的位置。半導體晶片對於現代世界發展的推動至關重要,當對其需求超過供應時,從汽車到電器的無數產業都會受到影響。

IT產業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在沒有充足的半導體晶片供應的情況下,硬體供應商步履維艱,很難為客戶及時提供所需要的IT基礎設施。讓人印象深刻的是,Arista執行長Jayshree Ullal最近說道:「供應鏈在Arista的歷史上從未受到如此嚴重的限制…現在許多元件的交貨期必須以52週來考慮。」

遺憾的是,上述問題並不會很快消失。Forrester分析師Glenn O’Donnell認為,半導體晶片短缺狀況今年仍然不會好轉,至少會延續到2023年。

即使明天半導體短缺問題如奇跡般地消失,產業的未來前景仍然看不清楚,因為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橫亙在眼前,即許多公司對全球化即時供應鏈的嚴重依賴。對一個沒有任何中斷餘地的供應鏈如此信任,是一場冒險的遊戲。只需一次干擾就可能造成毀滅性的連鎖反應;讀者都應記得,去年蘇伊士運河被一艘貨船阻塞,隨後就造成了約540億美元的貿易損失。

供應鏈中斷對IT產生負面影響並非第一次,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許多公司需要面對這樣一個現實,亦即:是時候開始用較少的錢來辦更多的事了。

對大多數公司而言,這將意味著在IT基礎架構方面,需要放棄「淘汰與更換」(rip and replace)這個3年更新週期的心態,因為事實上這可能並不總是可行的。當然,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更新儲存硬體。

從歷史上看,在沒有供應鏈問題的情況下,許多公司每3~5年會更新一次儲存基礎設施。現在,隨著工作負載的擴展和服務消耗更多的資料,以及更多的運算能力,更換速度更快了。然後新冠病毒襲擊並顛覆了整個世界,導致半導體需求預測迅速減少。

提前數月或數年訂購的晶片決定了生產節奏;如果這些預測是錯誤的,那麼供應會衝擊整個產業,並且很難再平衡。實際上,這次的預測顯然就錯了——而且錯得非常離譜。由於無法採購到元件,許多公司開始試圖尋找延長基礎設施壽命的方法,以便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提高性能並降低成本和碳排放。

在晶片短缺的當下仍有一線的希望,那就是公司要擺脫「淘汰與更換」模式,轉向更可靠和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透過改造現有系統,公司可以獲得高性能儲存的好處,即使供應鏈出現問題也不怕。

除了更可靠之外,這種方法還支持長期策略,可以在生成更多資料的同時,更有效地處理這些資料,還能全面提高資料中心的經濟性。說實在的:每隔幾年就完全更換一次儲存基礎設施,並非每家公司都能負擔得起,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後更是如此。

此外,下一代基礎設施所能提供的回報也在減少。幾年前,更換整個系統可能會顯著提高儲存容量和處理能力。但今天,這些收益可能並不那麼顯著了。正因為如此,公司最有意義的做法是,專注於如何最好地最佳化當前投資,而不是放棄它們並重新開始。

這種模式轉變的另一個好處是,考慮到資料中心需要大量能源,它可以引導公司變得更加環保。近年來永續發展一直是一個重要話題,許多公司也在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方法。亞馬遜(Amazon)、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巨頭為更加環保做出了巨大努力,但這是所有公司都應該考慮的事。透過選擇增強現有儲存基礎設施,許多公司可以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大大減少對地球環境的不良影響。

(參考原文:It’s Time to Ditch the “Rip and Replace” Mindset,by Hao Zhong)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2年6月號

 

 

 

活動簡介
TAIPEI AMPA & Autotronics Taipei X Tech Taipei 2023「智慧領航車聯網技術論壇」邀請來自產業的代表業者與專家齊聚一堂,透過專題演講、現場應用展示以及互動論壇,深人交流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的融合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安全測試與標準化等主題,帶來一系列迎接車聯網時代必須掌握的最新技術與市場趨勢,協助工程師進一步探索充滿無限可能的智慧移動大未來。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