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是一種應用層規範,源於2019年底發佈的Project CHIP,是為智慧家庭市場引入互通性的最新嘗試...
圖1:Matter規範開發進展。
ABI Research研究總監Jonathan Collins對Matter規範的前景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在其他嘗試都陷入困境時,Matter之所以能夠突圍而出,表現出成功的潛能,其原因可以總結為四點:市場的支援和驅動力、技術方法、清晰和有限的初始範疇、以及未來發展和擴張的潛力。 智慧家庭的發展瓶頸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智慧家庭技術已經從一個小眾市場發展成為一個更主流的市場。但制約智慧家庭系統發展的根本原因也很明顯,那就是市場碎片化。ABI Research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一些智慧家庭企業利用和推動了這種碎片化,以便保護和簡化對他們自身方案的控制,或是保持其對智慧家庭開發投資的控制,這就分裂了市場,限制了對參與其中的合作夥伴和市場的吸引力。 圖2顯示了一台及以上智慧家庭設備在全球家庭中的滲透率,資料看起來還不錯。但一個被「隱藏」起來的問題是,能夠監控和管理一系列設備和應用的多功能的、完整的智慧家庭系統的滲透率要低得多。即使設備在同一個系統中工作,功能仍然受限。圖2:智慧家庭住宅滲透率。
(來源:ABI Research)
以下三點被ABI Research認為是制約設備更好地整合到系統中的關鍵因素:圖3:2021~2030年智慧家庭硬體出貨量。
(來源:ABI Research)
多協定無線SoC晶片受惠 智慧家庭無線連接是智慧家庭應用和Matter規範的核心。要符合Matter規範,OEM必須重新思考產品的設計、製造和生命週期管理。幸虧領先的晶片供應商正在透過整合802.15.4協定提供新的多協定支援,特別是除了Wi-Fi和藍牙之外的Thread功能,以單晶片支援三種以上無線協定的實力支援和推動智慧家庭市場的Matter轉型。 以恩智浦IW612為例,它支持Wi-Fi 6、Bluetooth 5.2和802.15.4協定(Thread和Zigbee),開發該產品的目的是支援和簡化Matter在智慧家庭OEM中的採用。這是一個典型的單晶片三協定產品,而不是把多個晶片包在一起。此類元件的推出,將為智慧家庭設備開發人員提供更好的控制,簡化他們的產品開發。 Silicon Labs最新推出的BG24和MG24系列2.4GHz無線SoC也順應了這一趨勢。兩款全新系列產品擁有業界率先整合的AI/ML加速器,支援Matter、Zigbee、OpenThread、低功耗藍牙、藍牙網狀網路、專有和多協定操作、高等級的產業安全認證、超低功耗及Silicon Labs產品組合中最大的記憶體和快閃記憶體容量。 今年1月,英飛凌(Infineon)宣佈推出全新AIROC CYW30739 BLE和802.15.4 SoC系統,以協助企業快速將高性能、低功耗的Matter產品推向市場。BLE和802.15.4協定組合互為補充,透過無縫的互通性帶來智慧家庭產品性能的提升,同時還可支援Matter網路中各個設備間的端到端加密通訊。 中國廠商方面,BL606P是博流智慧邊緣運算上的第一顆晶片,單天線整合了Wi-Fi、BT、BLE 5 .0、Zigbee、Thread等多模協定的晶片,也支援Matter規範,與BL602/BL702基於同一套RISC-V開發環境和工具,方便進行IoT連接和AI邊緣產品品類的切換與組合,可以組成智慧家庭的AIoT晶片平台。 樂鑫科技ESP32-C2整合2.4GHz Wi-Fi和支持長距離的BLE 5.0,272KB SRAM能夠支援物聯網設備使用BLE配網,進而連接到雲平台。未來,客戶也將能夠在基於ESP32-C2設計的產品中啟用Matter支援。 作為泰凌微電子最新一代的旗艦產品,TLSR9系列在單晶片上也支援多種物聯網標準和產業聯盟規範,包括傳統藍牙(BR/EDR)、低功耗藍牙(LE)、長距離藍牙(Long Range)、多天線室內定位(AoA/AoD)和藍牙Mesh(BLE Mesh)、Zigbee 3.0、蘋果HomeKit、Thread、Matter和2.4GHz專有協議。圖4:依協定劃分的智慧家庭設備出貨量。
(來源:ABI Research)
圖4顯示了各種智慧家庭設備對Matter支援的協定的需求規模。雖然Matter利用並擴大了Wi-Fi和藍牙的吸引力,但它也推動了Thread在各種設備上的應用和需求,從低功耗、低成本的感測器,到擔負邊界路由器功能的語音控制前端設備。在2021年,只有少量OEM支援Thread技術,而到2030年,嵌入Thread協定的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6.74億,需求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到將近50%。 由此可見,未來一年半內,新一代多協定無線SoC晶片將會大量上市並成為市場寵兒。智慧家庭產品的OEM可採用單個供應源,縮小晶片尺寸,減少需採購和管理的元件數量,從而降低智慧家庭產品設計、生產、管理的複雜性和成本。 OEM的下一步 可以預見的是,對於已經參與智慧家庭市場的OEM而言,Matter將會減少技術限制,讓他們可以透過單個版本的互連產品,找到進入智慧家庭的機會。對於現有的廠商和新進入者,Matter將會極大地簡化每種產品的技術選擇,以及這些設備和電器的生命週期管理。圖5:Matter相容智慧家庭設備出貨量。
(來源:ABI Research)
但ABI Research在報告中也提醒,雖然Matter可實現統一的控制,但它不太可能擴展到設備的具體而複雜的控制。因此,很多大型OEM,特別是已經樹立了消費品牌的廠商,很可能繼續提供他們自己的應用。此外,儘管Matter為家庭中的通訊和設備提供高安全性,但是,它並沒有涉及到雲端連接的領域,所以有些OEM仍將繼續使用他們自己的雲端連接,以確保設備和雲端之間的安全性。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隨著對產品差異化需求的增加,在設備內部嵌入更強大的智慧功能將為OEM創造更多的價值——無論是辨識家庭人員進行個性化處理,還是根據天氣對家庭環境進行調節。總之,在Matter使OEM得以驅動市場的狀況下,AI一定會在智慧家庭設備中得到進一步深入應用。 基於此,OEM將更多地期待他們的合作夥伴和供應商,不僅要提供整合的連接、處理、安全硬體和軟體,還要提供服務和基礎設施,以簡化設備的創造和管理。如果晶片供應商能夠在他們的連接、處理、安全服務中支援新的Matter規範,並且能提供開發環境和管理的簡易性,滿足各種智慧家庭的需求,那麼他們將從Matter應用中受益最多。 例如,MCU供應商通常擁有客製工具和自己的整合式開發環境,但隨著更多功能的增加,傳統用於編譯或除錯的資源將變得更加有限。那些能夠涵蓋不同客戶的智慧家庭設計,擁有最豐富產品組合和一致的開發環境的晶片供應商,將會在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 當然,由於Matter減少了進入市場的障礙,必然會加劇智慧家庭設備市場的競爭。因為隨著新業者進入市場,OEM不得不針對新客戶的綁定、產品功能、價格和盈利模式重新應對。 本文原刊登於國際電子商情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