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6.0甫問世 PCI-SIG已著手準備7.0規格
PCI-SIG宣佈將於2025年公佈PCIe 7.0規格,其技術工作小組已經展開相關工作,目標是將下一代規格的資料傳輸速率加倍至128GT/s,並透過16頻道的配置達到雙向512GB/s的速率。

第六代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互連規格在2022年初才剛問世,負責訂定該產業標準的組織PCI-SIG (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已經開始展望再下一代的PCIe 7.0。
於6月下旬在美國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PCI-SIG Developers Conference 2022)上,PCI-SIG宣佈將於2025年公佈PCIe 7.0規格;PCI-SIG總裁暨主席Al Yanes表示,其技術工作小組已經展開相關工作,目標是將下一代規格的資料傳輸速率加倍至128GT/s,並透過16頻道的配置達到雙向512GB/s的速率。
PCIe規格每三年會將I/O頻寬加倍,預計在2025年公佈的PCIe 7.0也將維持相同步伐。
(來源:PCI-SIG)
第七代的PCIe目標是持續實現低延遲、高可靠性,改善電源效率,並繼續能維持與前幾代規格的相容性。PCI-SIG表示,下一代PCIe規格將採用四階脈衝振幅調變(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with 4 levels,PAM4)訊令,聚焦於通道參數與範圍(reach)。
Yanes指出,在PCIe 6.0的成功基礎上,PCI-SIG對於自己實現以上目標的能力信心十足。PCIe 6.0已經從NRZ轉向PAM4訊令,採用支援PAM4調變、以流量控制單位(flow control unit)為基礎的編碼,並與新添加的前向糾錯(Forward Error Correction)以及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結合,實現頻寬的加倍。
「對我們來說,從NRZ切換到PAM4是革命性的轉變;」他強調,這些功能是在未犧牲延遲性與向下相容的前提下實現的。
為PCIe 7.0所訂定的目標,反映了PCI-SIG鎖定的新興應用需求,例如800G乙太網路、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雲端運算,甚至是量子運算,還有資料密集的應用案例,像是超大規模資料中心、高性能運算,以及軍事、航太等應用。
「顯然並非人人需要PCIe 7.0或是PCIe 6.0的頻寬,」Yanes表示:「那些從事HPC、AI與ML的人們,就是會需要更高速度以實現頻寬目標的對象。」不只如此,PCI-SIG也將探索車用領域的商機,由已經問世的PCIe 6.0打前鋒。但Yanes也指出,PCIe 7.0部署於車輛的前景還不清晰:「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並嘗試進入該領域。」
PCI-SIG已經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專注於車用領域,主要是考量到車中有越來越多感測器會生成資料。目前大多數支援Level 2.5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約配備30~50顆感測器支援各種功能,也帶動對資料傳輸頻寬的需求。
不過就目前而言,因為缺乏車廠所需的可靠度認證,例如ISO 26262之下的ASIL (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 D,甚至連PCIe 6.0都還沒有能真正進軍車用。Yanes強調,ASIL D是最嚴苛的車用安全完整性等級認證,會需要花費一年的時間才能取得。
美光(Micron Technology)不久前宣佈,其LPDDR5 DRAM已經獲得ASIL D認證,預期可打入Level 5自動駕駛應用,比該公司一開始的預期走得更遠。PCIe匯流排標準已經成為許多需要資料搬移的其他技術與規格之基礎,相對較成熟的NVMe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協定以及正在發展中的新興CXL (Compute Express Link)等介面規格都是以無所不在的PCIe為基礎。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2年7月號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PCIe 7.0 To Double Data Rate – Again,By Gary Hilson)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