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解決方案+新授權模式 Arm瞄準12兆美金IoT潛在大商機
Arm年度科技論壇(Arm Tech Symposia)睽違兩年回歸實體,Arm資深副總裁暨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Paul Williamson更是親自來台,透露出替物聯網 (IoT) 領域打造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仍將會是Arm未來技術研發的重要方向之一。

Arm瞄準IoT市場需求,推出以Corstone-300子系統為基礎,結合支應人工智慧 (AI) 需求的Cortex-M55、高效率的microNPU Ethos-U55等CPU IP的第一代全面解決方案。從根據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研究顯示,IoT的潛在經濟價值可望在2030年前達到12.6兆美金 (約新台幣400.6兆元) 的趨勢來看,顯見IoT仍舊是極具有前景的市場。
當IoT的應用越來越廣,Paul直言,這將讓運算需求越來越強,比如邊緣運算可以看到不同的發展,有些公司把行動裝置的平台放到Linux,以便在邊緣端實現低功耗運算,另外也看到有些開發者把伺服器等級的運算力放到如工廠、零售端管理等應用。進一步看到成長快速的領域,則是感測相關的應用,其中包括工廠自動化、零售庫存智慧計數器等。
Paul舉例,像是智慧攝影機常用於智慧家庭應用,在門鈴加裝視訊的應用,成長顯著;歐美有看到雜貨用機器人送貨,也是很好的應用;在零售業部分,智慧攝影機可以取代人力,透過智慧攝影機收帳這類的零售自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應用這樣的方式也能更有助於追蹤跟選貨。
因應IoT「碎片化」的市場樣態,中、小型開發商為數眾多,Arm也在授權模式上推出Arm Flexible access方案增加了彈性,讓開發者可以完整的產品系列進行實驗與設計,只需在製造時支付,並且僅有最終系統單晶片 (SoC) 設計中包含的IP才需計費。
Arm台灣區總裁曾志光於爐邊對談時,透過Flexible Access近幾年「非常能被接受」。他坦言,Arm成立到現在,商業模式就是授權,這樣的模式過去很方便,但30多年來客戶變多、產品線更大,目標客戶也變多,若用一樣的方式業務跟客戶都會越來越辛苦,起初內部雖很多人反對,但他們現在著眼的是如何讓生態系更加長大且存續,以及對整個生態系統有沒有加分,這也就是Arm存在的意義。
「IoT規模跟商機非常龐大,需要在軟體有更多創新才能達成這樣 (指麥肯錫預估的預估數字) 的規模,」Paul表示,他們認為Arm的合作夥伴跟生態系統有許多新的方式跟低功耗方式,讓IoT裝置有更高的運算力,未來是充滿前景,尤其在台灣對很多公司來說是很好的商機,Arm可以跟合作夥伴推動IoT進步,「我認為台灣有機會在軟體跟服務做投資,搭配我們說的硬體解決方案,可以依照不同區域跟國家,以及對IoT有特定需求的市場做發展。」
攜手連接標準聯盟 目標驅動IoT領域大規模部署
與Arm合作多年的連接標準聯盟 (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 以下簡稱聯盟),於今年10月初剛發表Matter 1.0標準與認證計劃。聯盟希望藉由Matter打造一套聚焦在應用層面的標準,為製造商簡化開發作業,同時也為消費者提升各種物聯網裝置的相容性,最終目標是能在IoT領域驅動大規模的部署。
Arm生態系提供IP、工具、軟體服務與安全性框架,以便通過最適切的方式,對應極其多樣化的物聯網應用,因此符合Matter規範的裝置,將最先出現在Arm的平台。Paul指出,Arm目前正與聯盟密切合作,確保Arm生態系準備就緒,支援委託代工製造 (OEM) 與產品開發人員打造符合Matter規範的裝置
合作項目的其中一項,是正與Matter CI (Continuous Integration)團隊合作進行的專案,其目標是探討將Arm虛擬硬體 (Arm Virtual Hardware)整合至Matter CI/CD (Continuous Deployment)基礎架構的核心 CI 工作流程。Paul表示,如此即可確保產品開發人員可立即取用具擴充性的虛擬測試環境,該環境可直接映射到Arm架構的物聯網運算平台上的廣大生態系。
第一天就要求節能減碳優先 Arm擘劃永續大未來
永續是現在業界共同前進的方向,以「生態圈共榮」的角度思考永續策略,更是這轉型能否成功的一大關鍵。以專注主機板管理晶片 (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 的信驊科技來說,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鴻明表示為協助伺服器節能,40nm和28nm就用了不同世代的Arm CPU IP,兩個世代省了約60%,今年出貨替客戶省下至少6,000萬噸的排碳量,堪比15座大安森林公園創造的效果,未來還要透過AI搭配BMC做更有效的節能減碳。
面對節能減碳,曾志光點出兩點,第一是在資料中心,耗能大必須在設計上把對的運算用在對的任務上, 這樣的概念不只資料中心,還有手機、IoT裝置等,「設計理念必須先把特定運算作為第一要件」;另外,如何能在同樣的流程但中央處理器 (CPU)、圖像處理器 (GPU) 等處理器更有效率的運作,「以我們做架構的廠商,必須從第一天開始都必須把節能減碳放在第一要務,每個世代的產品就是要把效能提高、 功耗下降,才能符合外界期待。」

Arm年度科技論壇台北場,由信驊科技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鴻明 (左)、遠傳電信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執行副總胡德民 (中)及Arm台灣總裁曾志光等人進行爐邊對談。 (來源:Arm)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