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技術自主邁向第4個10年 創辦人吳敏求:旺宏活到現在是miracle!

2023-01-13
作者 Ryan Tsai,EE Times Taiwan

沒有大財團撐腰、沒有政府資助,完全白手起家的旺宏,在需要重資本投資的半導體產業,幾經波折,將邁向第四個10年。看在創辦人吳敏求眼裡,他不禁直呼:「I call it a miracle (奇蹟)!」

沒有大財團撐腰、沒有政府資助,完全白手起家的旺宏,在需要重資本投資的半導體產業,幾經波折,將邁向第四個10年。看在創辦人吳敏求眼裡,他不禁直呼:「I call it a miracle (奇蹟)!」

「我一直強調白手起家在IC產業是非常難的事情,而我做到了!」吳敏求直言半導體需要很多人,需要很多錢,還要很多時間,沒有很多資源很難做,「台灣有名的公司是政府出錢蓋廠、人員訓練好,幾年後出來成立公司,以我這種白手起家,我認為這真的是奇蹟。」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於《EE Times》與《EDN》出版集團ASPENCORE台灣與亞洲團隊主辦的第二屆「EE Awards Asia-亞洲金選獎」摘得年度最佳管理人獎。

(來源:旺宏)

 

半導體產業屬重資本且長期的投資,特別是工廠,單要購地、蓋廠到添購設備就動輒數十億美元,整個過程下來,至少六、七年才有辦法靠工廠帶進營收。在旺宏成軍的1989年,台灣剛開始著力於半導體產業不久,要找到資金、人才都不容易,當年檯面上如聯電、台積電等半導體廠,背後若非有政府的助力,就是有大財團的支持,才能繼續存活下去。

當年40多歲的吳敏求,從矽谷陸續找回40位工程人才回台,但手邊擁有的除了初期新台幣24億元實收資金,也就是創業家應有的衝勁跟熱情。「當時我簽了第一張借款保證,萬一失敗,我的人生會變成黑白的。」吳敏求深知創業風險高,但希望改變台灣做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生態的願景,讓他無所畏懼的大步向前。

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旺宏不跟隨當時台灣偏重製造的趨勢,堅持走產品研發、製造到銷售一條龍的整合性元件廠(IDM)模式,以打造自有品牌的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SoC)目標。無論是創業初期的篳路藍縷,或是2002年瀕臨倒閉的危機,一個個艱苦的生存戰役,旺宏不僅挺住,如今更在ROM和NOR Flash記憶體,雙雙取得全球第一的市佔率。驀然回首,旺宏能走到今天,確實如吳敏求所說,堪稱奇蹟。

吳敏求宛如神鬼戰士般,關關難過關關過,越戰越勇,譜寫出專屬他的「半導體鐵漢」的傳奇人生;但這些全非偶然,而是他在艱苦環境成長下,一步一腳印累積種種傷痕達成的成果。年少時期特別的成長經歷,也注定他的人生,就是要不同凡響。

熬過成長的苦澀 成就堅韌性格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大舉撤退到台灣,襁褓中的吳敏求,也跟著父母一起來台。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單只是要活下去,就已經很不容易;艱苦的環境中成長,還是家中長子,讓吳敏求自小就得學會堅強,學習如何生存下去。高中時,他每天的午餐是沒配菜的便當,隻身到台南成功大學唸書,每周一翹掉第四堂課,就只為搶第一個喝到自助餐廳熬煮的免費大骨湯。

「餐廳每個禮拜一會買新的骨頭燉湯,燉完之後上面有一層透明的油,我就去舀來喝,因為不用錢,」這段過往,讓吳敏求印象深刻,一口口油水在舌尖迴盪的滋味,他迄今還依稀有印象。吳敏求直言,他就是靠油膩湯水長大的孩子,雖然困苦,但他從未有怨言,「喝那些油可能營養不良,我還是照做,天下沒有比這個(活下去)還困難的事情出現。」

年少時期的苦澀,造就吳敏求不畏艱難、不向現實低頭的性格,也養成找到方法生存的能力;正因為他這樣的性格,也才能毅然放棄美國英特爾(Intel)高薪且穩定的工作,白手起家走上失敗遠比成功容易的創業路。

大膽挑戰日廠霸權 意外打造全世界首座電腦化晶圓廠

一開始就主打不做Me too產品,吳敏求大膽的作風,確實吸引外界的關注,順利帶回40多位工程師返台,更被美國聖荷西水星報(San Jose Mercury News)比喻是「Reverse Brain Drain (扭轉人才流向海外)」的創舉;但更多人好奇的,是要維持營運、還要蓋晶圓廠,資金只有24億元的旺宏,到底如何活下去。外界的疑問,同樣也是當時吳敏求的難題,不過如何運用有限資源求生存,是他從小就不斷在做且擅長做的事。

吳敏求發揮「借力使力」的本領,為解決缺資金買設備擴產的難題,和台積電合作,台積電出資購買設備安裝在旺宏,所有產能專供台積電客戶,三年後,機器設備全歸旺宏所有;還把握住日本同意開放20%市場給美國半導體公司的機會,成為日本任天堂ROM的供應商。他靈活的策略,讓初期的旺宏取得與市場競爭所需的研發經費,也順利擁有自己的晶圓廠。

不過,借力使力讓旺宏邁向站穩腳步,只是吳敏求的第一步;他更大的野心,是想運用創新力,挑戰當時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雄霸一方、市佔率高達53%的日本。當年日本半導體不僅全球市佔率第一,製程全球第一,全球10大半導體公司中,有六間是日廠;旺宏剛起步,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尚未成熟,吳敏求的這個目標,當時堪稱是一個「不可能任務」。

嚴謹的紀律,是日本當年能在半導體產業傲視群雄的主因之一,吳敏求很清楚,這是當時的台灣所欠缺的。為彌補缺口,勢必需要突破性的革新,他幾經思量後的解答,就是靠電腦取代人力,將生產線第一步到最後一步全面電腦化。

「那時做好生產在想說電腦全線連在一起,是不是可以把數據做適當使用,因此我就找到清華大學統計研究所的碩士生,把統計放到我們的生產策略中。」吳敏求坦言,那時這個想法,被英特爾回來的資深廠長覺得很危險,「讓我先用傳統方法再轉換,我說No。若一開始不這樣做,以後要轉換很難。」

在吳敏求的堅持,以及團隊的齊心努力下,旺宏1991年開發出名為「NOVA」的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EDA),也就是如今旺宏保有競爭力、能創造高品質產品的關鍵核心「sNOVA」的前身 。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

 

也因為擁有NOVA這樣的獨門武器,早期的旺宏不僅已有能力製造高品質的產品,且可以讓經驗易於傳承,吳敏求表示,「到今天為止,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到旺宏,已經等於有33年的經驗,因為有工具可以很快找到問題,讓生產力大幅提升。」他也直言,當時旺宏第一個做,其他公司後來也相繼挖角跟進,「好的工具可以做出非常好的科技,這個創新對台灣很重要,是台灣半導體領先全球最重要的原因!」

吳敏求的領軍,以及NOVA的助攻,也使旺宏早期產品線相當多元,除了現在做到業界領先的記憶體,還包括32位元微處理器、世界第一顆雙埠10/100Mbps乙太網路及高速乙太網路橋接器控制IC、液晶平面顯示器(LCD)控制IC、數位相機控制IC等產品。

眾多的成果累積,讓旺宏在第一個10年繳出輝煌成績,成長為營收規模突破十億美金的國際大廠,還成為台灣第一間以第三類股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也是第一間在美國那斯達克(NASDAQ)上市的台灣企業。雖然旺宏的第二個10年,一度面臨倒閉危機,但吳敏求及時回歸,重新聚焦研發資源,並持續大膽投入創新,三年半就讓公司起死回生。

長期佈局奏效 產業強勁逆風吹不倒旺宏

去年(2021),劇烈的通貨膨脹加上俄烏戰爭,全球電子業遭遇劇烈的景氣下修,不少近年在新冠肺炎期間大放異彩的半導體公司,都因抵擋不住這波強勁逆風而受創;但當產業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中,旺宏反而仍繳出相對穩健的成績單,累計去年前三季,雖合併營收344億元,較前年衰退約4.5%,稅後純益83.6億元、每股純益(EPS) 4.52元、累計毛利率46.9%,卻皆優於前年同期。

之所以能在逆風中表現相對穩健,吳敏求多虧10年來長期佈局工控、車用、醫療等非消費性電子的應用。他指出,多年前公司就開始做很多改換,包括客戶改換、應用改換等,「做IC的人要改換這些很困難,但我們希望找到好的、對品質重視的客戶,對長期服務認同的客戶,大部分他們使用量可能不會很大,不過不像消費性電子波動很大,為的就是要脫離景氣波動,現在還在持續增加這類客戶。」

另一個重點,就是旺宏成功守住了價格;如何能做到,秘訣無他,就是吳敏求一再強調的「高品質」。他直言,要進入高品質領域並不容易,「單純聽我說高品質,對客戶來說一點也不重要,如何實現高品質,才是他們想聽的,而這就是旺宏33年來,一直都在耕耘的事。我們不只希望守住價格,而且要把品質做得更好,一直往前推進。」

吳敏求表示,現在供過於求,很多人為了要讓數字好看一下拼命降價,反而遇到問題,他的做法就是要利用產品價值維持價錢,避免流於流血價格競爭,「我做的所有事情,包括新產品、新設計,就是要拉高價值,跟別人不同就不需要在價格方面一天到晚殺來殺去。」

談及旺宏的下一步,吳敏求對「以記憶體為中心(Memory-Centric)」的方案寄予厚望,希望記憶體慢慢走向系統化。在這個概念下,記憶體的功能不再只是儲存,而是搭配記憶體內搜尋(In-Memory Search,IMS)及記憶體內運算(Computing-In-Memory,CIM),初步在記憶體處理資料,再傳輸到處理器進行進一步運算。旺宏最新推出的FortiXTM系列3D NAND/NOR Flash Memory,就是Memory-Centric的解決方案。

 

旺宏董事長吳敏求於《EE Times》與《EDN》出版集團ASPENCORE台灣與亞洲團隊主辦的第二屆「EE Awards Asia-亞洲金選獎」擔任講者,談論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世界為何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來源:旺宏)

 

「Memory-Centric這個概念,將改變記憶體的角色!」吳敏求表示,今天一個系統最重要的地方,就在匯流排(Bus),而記憶體為中心,系統就宛如高速公路,車一多速度就慢,要想辦法讓運算變快,最簡單就是減少車流量。隨著人工智慧(AI)、邊緣運算等技術演進,需運算的資料量越來越大,他認為,未來Memory-Centric一定是重要的概念,這類產品堪稱旺宏的秘密武器,五到十年內應該就有機會看見。

台灣半導體產業欲永保競爭力 應拋開短視文化

吳敏求30多年來的豐功偉業,也讓他今年在《EE Times》與《EDN》出版集團ASPENCORE台灣與亞洲團隊主辦的第二屆「EE Awards Asia-亞洲金選獎」,摘得年度最佳管理人獎殊榮。他很開心有這樣的機會獲獎,也深有感觸的說,這是遲來的正義,「做創新,真的不是很容易。」

展望台灣半導體的未來,吳敏求直言最大的挑戰,還是中國大陸,且以台灣的現況,並不容易維持現在的優勢,因為台灣大多數產業是沒有真正Know-how的,技術障礙越低,基本上就沒有競爭力,「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這件事,我們要務實的看台灣的競爭力如何延續,但誠實的說,我們缺乏有這樣遠見的人。」

所謂的遠見,吳敏求舉自己在成功大學成立敏求智慧運算學院為例,「我跟他們說,如果你在十年內就看到成果,You must do something wrong,看遠是這樣看,絕不是急著要有成果。」他也說,系統的Know-how是現在台灣最缺乏的,打造敏求智慧運算學院,就是希望讓世界領先的系統想法向下紮根,讓台灣再次脫胎換骨,但社會普遍相對短視,將會是一個阻礙,「若不能改變短視,很難再打造世界級的公司。」

長期透過旺宏教育基金會等管道,養成超過上萬名工程人才的吳敏求,也建議新生代的年輕人,不要被當前的薪資給侷限住,應用長期規劃的角度,擘劃自己的職涯,「前10年應該好好學技術,而不是想著我的薪水比別人多,重點是你學到什麼,你能學到什麼。否則對台灣來說是人才浪費,對自己來說更是浪費。」

當初那個喝自助餐油膩湯水長大的青澀少年,如今不僅是旺宏掌門人,更堪稱台灣半導體產業之所以能邁向卓越的關鍵推手;在這條路炙熱且艱辛的創業路上奔跑數十年,吳敏求歷經風霜,但期望為半導體產業貢獻的火苗,仍在他心中熊熊燃燒,支持他大步向前。75歲的他,日理萬機,每分每秒都在思考旺宏下一步的競爭力在哪,期望讓旺宏面對激烈競爭,能走好、走久,展現不同凡響的MIT價值。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3年1月號

 

 

 

活動簡介

人工智慧(AI)無所不在。這一波AI浪潮正重塑並徹底改變科技產業甚至整個世界的未來。如何有效利用AI協助設計與開發?如何透過AI從設計、製造到生產創造增強的體驗?如何以AI作為轉型與變革的力量?打造綠色永續未來?AI面對的風險和影響又是什麼?

AI⁺ 技術論壇聚焦人工智慧/機器學習(AI/ML)技術,涵蓋從雲端到邊緣、從硬體到軟體、從演算法到架構的AI/ML技術相關基礎設施之設計、應用與部署,協助您全面掌握AI最新技術趨勢與創新,接軌AI生態系佈局,讓機器學習更快速、更經濟、更聰明也更有效率。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