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發展挑戰大 降低衝擊成2023新考驗

2023-01-19
作者 Anthea Chuang、Susan Hong、Ryan Tsai,EE Times Taiwan

延續2022年總體經濟發展受到的衝擊,2023年全球也將面臨新的壓力——景氣持續衰退、高通膨、人力短缺…等,因此產業的各組成分子該如何在新的一年解決這些壓力,將是企業主亟需思考的重點…

延續2022年總體經濟發展受到的衝擊,2023年全球也將面臨新的壓力——景氣持續衰退、高通膨、人力短缺…等,因此產業的各組成分子該如何在新的一年解決這些壓力,將是企業主亟需思考的重點。究竟該如何看待2023年?業者該如何選擇正確的道路?《電子工程專輯》(EE Times Taiwan)整理各家市場研究機構發佈的最新預測,以及透過半導體電子產業的高層的看法,希冀可供業者們參考,一起度過難關。

ICT不再是支出削減領域 反成投資重點

2022年的通貨膨脹、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衝突、營運成本提升,以及人力短缺所形成的總體經濟衝擊,將在2023年持續發酵,讓企業面臨決策上的壓力,因此如何透過科技投資抵擋經濟與通膨帶來的衝擊,將是2023年資通訊(ICT)市場的觀察重點。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解釋,明年經濟發展的觀察可由幾個面向來看:供應鏈變化、中國疫情清零政策開放程度、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高通膨,以及缺工、缺專業人才等,而這也成為2023年企業須關注的重點。

 

2023年業者的考驗是如何克服種種的難關。

(來源:IDC)

 

根據IDC先前所做的調查,大約有72%的企業認為明年景氣會呈現衰退,不僅如此,有28.8%的企業高層認為景氣的衰退會超過1年;37.6%認為將持續1年,亦即整體經濟的衰退並非短期可結束。因此IDC指出,產業已進入即服務(as a service)經濟結構下,企業已無法再透過削減資本支出來對抗景氣的衝擊,做到營運最佳化與開創性的數位業務拓展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促使科技與IT不會是削減支出的領域,反而是投資的重點,並且ICT將成為企業對抗經濟衝擊和拓展數位業務發展的主要動力。

 

2023年消費性市場的低迷將蔓延至企業領域,促使企業增加IT投資,以加速轉型。

(來源:IDC)

 

因企業必須透過增加ICT投資,執行更進一步的數位轉型,才能順利跨越難題,這也讓2023年台灣ICT市場受到十大趨勢的影響:1.數位主權(Digital Sovereignty)、2.自動化應用加速,多模態人工智慧(AI)應用落地、3.軟體溯源成網路安全下一波革命、4.供應鏈重組與新競局、5.地緣政治加速低軌道衛星發展、6.多重元宇宙走向大者恆大趨勢,7.數位孿生多元多階落地、8.疫後經濟加速中小企業及資服業者雲端轉型、9.未來消費者成形、10.數位人口浪潮下支付變革帶動B2C產業發展。

IDC表示,此十大趨勢將影響2023年台灣ICT市場變化,相關業者應可從中找到切入市場的機會與商機,盡早佈局。

台灣ICT業者可望見到春燕

針對台灣2023年ICT產業的發展,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也歸納了十大前景,且都是台灣ICT業者有機會切入的部分,相關業者須把握機會。資策會資深產業顧問兼副所長楊中傑表示,2023年,淨零轉型、永續ESG與落實數位轉型的重要性將更為提升,以往只有大型企業開始注意永續ESG、數位轉型、淨零碳排等全球性的大議題,但資策會MIC觀測到,台灣中小企業也開始關注與投入相關行動,這勢必會帶動一波ICT產業的發展;此外,8吋SiC量產加速台灣第三類半導體(編按:亦即化合物半導體)發展、台灣電動車(EV)業者能見度提升、G速世代商機,以及軟體需求熱度是值得期待的四大亮點。

 

國際大廠量產8吋SiC晶圓,有助台廠SiC供應鏈發展。

(來源:資策會MIC)

不僅如此,2023年台灣ICT業者亦可展望新興市場的潛在商機,例如永續城市的包容力科技、新型態數位體驗,以及無縫化數據分享。資策會MIC歸納出的ICT產業十大前景為1.淨零轉型浪潮蔓延至台灣中小型企業、2.台灣將啟動企業ESG永續報告練功潮、3.企業加速數位投資,台灣中小型企業轉型意願高、4. 8吋SiC量產加速台廠第三類半導體發展、5.台灣電動車全球產業能見度提升、6.去中化與G世代商機持續嘉惠台灣網通廠、7.軟體定義需求攀升、8.無縫化數據、9.虛實共融的新形態數位體驗興起、10.永續城市醞釀四大「包容力科技」商機。

手機和PC市場決定半導體起落

針對近期景氣低迷導致市場需求下滑,旺宏電子(Macronix)市場行銷處/行銷中心處長林民正指出,這一波市場需求驟降主要是因為資本支出尚未開始,加上升息、通貨膨脹、地緣政治以及中美科技戰等多重因素影響造成消費低迷。

景氣黯淡也導致半導體產業進入寒冬,特別是受到手機與PC市場成長趨緩所致。從記憶體業者的立場來看,由於記憶體是半導體產業最大的次領域,包括DRAM、NAND/NOR Flash、EEPROM等產品以及新興記憶體,「其產值大約佔半導體市場的30%左右,其中約有八成都用於手機和PC。」因此,林明正指出,這兩大市場也決定記憶體產業的起落。

至於明年的情況呢?林民正認為,PC市場即使可能處於最低水位,最糟的情況也只是在Q1,預計到了明年下半年各主要市場可望陸續恢復。「明年的市況並不會一直處於低迷,從外在環境來看,儘管受到美元獨強的貨幣戰影響,我們觀察到市場需求減弱但仍然存在,晶圓廠也還在蓋,預計這一波的景氣反轉週期大約需要半年到9個月。」

不畏景氣逆風 車用市場持續成長

隨著晶片短缺的情況趨緩,汽車產業將漸漸看到更多成長,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因應各國政府推動電動車以及淨零碳排的目標,預估2023年全球電動車可望抵禦景氣逆風的衝擊而持續成長。

與電動車有關的充電椿等周邊設備也將帶來機會。林民正說:「電動車以馬達取代燃油系統後,採用了更多微控制器(MCU)等控制元件,與其搭配的Flash用量就越多,半導體IC能派上用場的種類更多,例如一輛Model 3中包括輪胎、鑰匙和連網等應用就使用了8顆旺宏的IC。」林民正指出,如今已能看到各種新技術帶來對於電動車的影響,但預計要到2024才會看到比較爆發性的電動車成長。

ADI南亞太區總經理曾浩岳也看好2023年的汽車產業仍將會十分「繁忙」,尤其是電動車。「畢竟採購燃油車的交期長,消費者的決定也趨於謹慎,而全球車廠著眼於電動車的商機,也在積極進行較大的調整,包括生產比重以及製造基地轉換等。」

 

整車車集中式管理的發展態勢中,台廠可望在提升中央運算平台對整車電機電子訊號控制度方面,擁有更多話語權。

(來源:Bosch、資策會MIC)

 

針對汽車產業,他並分享觀察到的幾個發展趨勢,包括車載螢幕尺寸將會越來越大,而這也將使得台灣的面板廠受惠。此外,車輛中導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已是必然的趨勢。因此,曾浩岳說:「儘管目前看來汽車生產總量逐漸減少,但車輛中所用的攝影機、感測器、車載娛樂、音效晶片、動力傳動以及網路晶片等電子元件與系統卻在不斷地倍增,並帶來更多新機會。」

斷鏈缺貨窘境可望緩解

隨著半導體下游客戶逐步縮減出貨量,持續兩年多的嚴重供應短缺甚至斷鏈窘境也漸漸緩和。從元件供應鏈來看,「從去年的極度缺貨,至今已有了很大的逆轉,儘管還談不上供貨無虞,但也僅幾項單一元件缺貨。」艾睿電子(Arrow Electronics)台灣業務部副總裁梁淑琴預計明年大部份元件供應都能步入正軌。

此外,梁淑琴並從Arrow側重的幾項未來投放目標,看好可望成為2023年及其後的產業發展方向與指標:

數位轉型:從疫情期間迅速崛起的視訊會議、線上互動到商務平台,都是數位轉型的一部份,未來將進一步協助企業從以往的傳統業務模式升級成結合AI等技術的端對端轉型。在台灣,無論是工業控制或硬體製造等產業等都將參與並加速這一過程。

淨零碳排:從電力供應、智慧電網到再生能源與儲能,不但是實現未來零碳排的重要趨勢,也是Arrow與整個產業必須積極投入的方向。

電動車:因應綠能環保意識抬頭,發展電動車並加速淘汰燃油車已是各國的政策目標。如今,混合動力車(HEV)佔據較大比重,但純電動車(BEV)將快速增加,而在此過程中還將帶來電池、電機與電控等所謂的「三電」商機。

生醫電子:2020年台灣的生醫產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年成長率達到5%以上,生醫產業也成為推動台灣走向世界的關鍵力量。梁淑琴建議,未來如果能持續推動導入AI等技術並結合包括健康促進、預防醫學、醫療與照護的所謂「大健康產業」,可望成就更大的產業機會。

大環境風雨飄搖 台半導體產業仍屹立不搖

2023年,雖受到烏俄戰爭、連續升息、通貨膨脹劇烈等因素影響,全球產業大多對景氣悲觀,其中近年成長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全球產值成長率更可能轉為衰退,預期為-3.6%。不過台灣半導體產業可望憑藉技術,逆勢向上,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預期台灣半導體產業於2023年,正式進入3奈米(nm)量產新世代,全年總產值可望攀升至新台幣5兆元,年成長率達6.1%。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IC設計產業熬過2022年高庫存水位的衝擊後,2023年在通訊、IoT及高效能運算(HPC)等需求可望回溫推動下,IEK預期IC設計業年成長率將達5.1%。受惠5G、AIoT等技術持續發展,以及電動車、低軌道衛星、元宇宙等相關應用推陳出新,亦可望替高規、高價值電子產品帶來成長動能。IEK預期2023年台灣的資訊電子業全年產值將達新台幣10.59兆元,年成長率3.38%。

IEK電子組研究員劉美君進一步指出,IC設計業在通訊領域的成長,歸功通訊方式不斷改變,帶動5G、Post-5G、高頻通訊及低軌道衛星等需求成長;IoT橫跨領域非常廣泛,重點擺在透過感測器接收訊息傳到雲端分析,再回傳到終端裝置的應用,從智慧車聯網、智慧家庭、智慧照護、智慧能源等領域,應用範疇越來越廣;HPC的成長動能則主要來自元宇宙、自駕車、AI等相關應用發展,台廠部分看好矽智財(IP)可望支應客戶未來需求。

然而,台灣產業面對2023年,眼前道路也非萬里無雲。工研院指出,2023年台灣需開始留意「一短、二中」的國際趨勢。短期來看,氣候風險將驅動產業數位與淨零雙轉型,國際淨零碳排與永續經營趨勢,亦驅動產業、企業數位與淨零雙轉型。因此,企業如何藉由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運具電氣化」及「負碳技術」等四大路徑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預期會是台灣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3年1月號

 

 

 

 

活動簡介

目前寬能隙(WBG)半導體的發展仍相當火熱,是由於經過近幾年市場證明,寬能隙半導體能確實提升各應用系統的能源轉換效率,尤其是應用系統走向高壓此一趨勢,更是需要寬能隙元件才能進一步提升能效,對實現節能環保,有相當大的助益。因此,各家業者也紛紛精進自身技術,並加大投資力道,提升寬能隙元件的產能,以因應市場所需。

本研討會將邀請寬能隙半導體元件關鍵供應商與供應鏈上下游廠商,一同探討寬能隙半導體最新技術與應用市場進展,以及業者佈局市場的策略。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