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數位轉型驅動儲存大需求 Pure storage發表新武器
隨著人工智慧(AI)、雲端運算等技術不斷演進,每天產生的資料量越來越龐大,使得資料的儲存和處理,變成一項重要的課題。為能更有效替企業節省投入在儲存的成本,Pure Storage發表新產品FlashBlade//E...

數位轉型的趨勢,讓資料的處理跟儲存變得越來越重要;海量的資料中,「非結構化資料」又占了多數。市場調查機構IDC的報告指出,全球在2024年前每年所產生、捕捉、複製、消耗的資料總量將會超過149 ZB (Zettabyte),而且多數都會是非結構化資料。Pure Storage進一步預估到2025年,日常所接觸的資料將有八成都會是非結構化資料,2030年前,非結構化資料容量預計將成長10倍。
所謂非結構化資料,具有數位化生成、不可預測、持續產生、持續變動、混合、多模式、互通性、地理位置分散等特點,形式包含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處理非結構畫的儲存工作負載,也就是Pure Storage的強項;他們的客戶涵蓋金融、電信和雲端、公部門、醫療及製造業等領域,近年積極從數位轉型、環境永續及資料韌性等三大面向切入開拓商機。
對資料中心而言,「節能」可說是近年來最重要的話題,追求極致的「電力使用效能」(PUE),更是業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從儲存的角度,將傳統硬碟(HDD)更換為固態硬碟(SSD),是其中一個方式,助攻企業加速邁向全快閃資料中心,也正是Pure Storage持續努力的目標。
不過,Pure Storage大中華區技術總監何與暉坦言,最大的考驗不在技術,反而在成本,資料中心最耗電的就是儲存設備,全Flash可減少約八成的耗電量,但最大的劣勢就是無法跟磁碟陣列一樣便宜,但IT採購針對越來越大量的結構化資料,無法找到合適的地方擺放,就會影響到經濟,這也是本次推出此新產品的因素之一。
何與暉表示,FlashBlade//E不含資料減量,每GB成本不到6塊台幣,相較傳統硬碟每GB成本高於6塊台幣,成本更低,平台容量4PB起跳,累積六年下來估計可節省約四成的整體持有成本;以此取代傳統硬碟系統,最多可節省五倍電力;亦可隨營運需求彈性調整,有比硬碟式系統高10~20倍的可靠性,以及不間斷或堆疊式升級,並提供類似雲端的簡易性、彈性與可預測效能,無論規模多大都能輕鬆管理。

Pure Storage發表新產品FlashBlade//E,強化產品線。(來源:蔡銘仁攝影)
在E推出之前,FlashBlade系列還有s200及500,何與暉指出,S200及500以效能為考量,E則強調提供給使用者非常大的儲存空間,可做為資料庫、伺服器的備份,比較少調閱的資料就可以擺在E。他也說,企業對Flash的可靠度會擔心害怕,長期存放的文件通常較多放在傳統硬碟,但傳統硬碟需要很多店,讀寫頭轉動會產生熱,也會衍生散熱問題,用戶會知道,企業終究還是要走向全Flash。
對於提升Flash的可靠度,Pure Storage從軟體、硬體到韌體,全方位持續做技術提升,尤其韌體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讀寫次數如果假如是3500次,如何讓這個次數比別人晚到,也就是韌體的作用。」何與暉表示,Pure Storage於2009年成立,到2012年才有第一個產品上市,就是要將韌體做得更好,更適合用在全Flash,迄今的故障率也非常低。
FlashBlade//E預計4月底上市,E的加入也讓FlashBlade系列產品線更為完整。Pure Storage台灣區總經理呂晏緹表示,「這個消息讓我們台灣客戶和合作夥伴都非常振奮。在台灣,我們看見數位轉型催生出大量非結構化資料,迫切需要利用符合環境永續的方式來管理。有了FlashBlade//E,台灣企業就擁有一套在價格上能與傳統硬碟匹敵的解決方案,能夠同時為資料中心節省大量的能源和空間。」
談到產業的景氣,呂晏緹也說,目前並沒有完全停滯,企業營運生產得繼續往前走,反而激勵客戶思考如何更把錢花在刀口上,為公司帶來好的營收跟生產力,Pure Storage就是支持客戶,打造更經濟、更環保且更省力的應用,客戶投資不會浪費也不會增加負擔,鼓勵客戶勇於往前,不確定性高的狀況下,勇敢邁向全FLASH資料中心,目前很多機會還在洽談中。

Pure Storage助力業界實現全快閃資料中心願景,圖為Pure Storage台灣區總經理呂晏緹(右)與大中華區技術總監何與暉。(來源:Pure Storage)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