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電池的「身份危機」
我們應該將電池視為電力來源,抑或是它只是一種過渡性的能量儲存容器?這並不是什麼陷阱題:答案取決於其使用方式和位置,以及含義和對其作用的理解。

我們應該將電池視為電力來源,抑或是它只是一種過渡性的能量儲存容器?這並不是什麼陷阱題:答案取決於其使用方式和位置,以及含義和對其作用的理解。
如果只使用一塊電池來為自己的裝置、小工具或任何東西供電,我們可以將它視為電源。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除非為電池充電或更換電池,否則它只是一個耗盡儲存能量的蓄電池。換句話說,如同老生常談,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取決於自己所處的位置。(請注意,此討論中隱含地包含了超級電容器;儘管它使用了一種非常不同的能量儲存機制,但仍然代表著一種可充電且類似電池的裝置。)
我之所以考慮這個問題,是因為將電池視為一種永無止境的電源獲得了廣泛的關注,甚至規模更大。例如,最近有一個研究計劃討論到一種新型電池。在此情況下,「自然能量儲存的微型超級電容石頭模組」(Micro-supercapacitive stone module for natural energy storage)計劃討論了韓國國民大學(Kookmin University)和金烏國立工科大學(Kumoh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如何將石材製成超級電容,而使其用於儲能系統(ESS)單元——這些單元足夠堅固,可用於廚房櫃檯,因而可將其內建於房屋中(圖1)。
圖1:在天然石材表面製造高性能非對稱微型超級電容器(MSC),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可擴展的儲能牆,作為整個建築介面內部或外部的3D能量站。
(來源: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好的,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但是與這項研究相關的一些公關資訊卻超越了這個角色,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這些可以把檯面和牆壁變成電池的石頭,而為未來的智慧家庭系統供電。像是有些諸如「未來智慧家庭可望由在石頭上打造的電子產品供電」(Future smart homes could be powered with electronics built on stones)的標題,有些報導則將這些超級電容陣列稱為「電源」,但究竟真的是或不是,則取決於個人的觀點。
即使這些超級電容器檯面的儲能容量(Wh)足以為房子供電一段時間,但為其充電所需的能源是什麼:太陽能、風能還是其他?這些故事有種「不勞而獲」的味道,意味著電池是無限的能源。然而,正如我們所知,在能源和電源方面,很少有免費的午餐。
我對將氫作為燃料電池的替代燃料討論也有同樣的擔憂。的確,可用的氫含量巨大,但要讓它成為一種燃料並不容易。無論使用基本的電解水還是更先進的製程,所提取的氫氣仍然是一種儲存能源。然而,許多關於氫的好處的討論,都暗示著它是一種一次能源,而不是一種儲存介質。
更讓人困惑的是,人們關注於在所謂的「車輛到電網」(V2G)中使用電動車及其電池的「電源」。在很多方面,這似乎是個好主意:當電網出現故障時,可以使用所有電動車電池來支援家庭甚至電網;更好的是,當電動車收集到它們不會立即需要的「額外的」電力時,它們可以將此多餘的電力送回電網(圖2)。
圖2:在「車輛到電網」拓撲中,車內的電池可以用作儲能系統(ESS)的基礎,該系統可以向電網供電以及從電網充電。
(來源:Elsevier/Science Direct)
除了這一點,如果我退後一步,試圖得到一個概括,那就是這個討論有點「永動機」的味道——當汽車向電網發送能量以及電網為汽車充電時,能量以迴圈關係來回移動。這個安排中的每一方都想當然地認為對方會提供電能,但這可能不是一個可行的長期計畫。此外,V2G還要求為每輛車都配備一個雙向電源轉換器,這就增加了設計複雜性、散熱問題、空間要求,當然還有成本。
毫無疑問地,在某些情況下,讓所有這些車輛在適當的條件下自願將把寶貴的電池能量轉存到電網上是有意義的,但我並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或者大規模發生。人們願意花大錢購買電池容量更大的汽車,以便獲得更長的續航里程,結果卻發現自己把一部份能量轉移到匿名電網上,這看起來確實有點諷刺或者一廂情願。
…繼續閱讀請連結EDN Taiwan網站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