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嵌入式系統未來成為可能 MCU/MPU各擅勝場

2023-04-14
作者 Anthea Chuang,EE Times Taiwan

德州儀器針對嵌入式系統推出可彈性調整、基於Arm Cortex-M0+、配備廣泛的運算、針腳配置、記憶體及整合式類比選項的MCU產品組合,以搶攻通用型微控制器市場...

過去,人們尚未步入如此「先進」與充滿「科技感」的世代時,「慾望」顯得相當簡單及單純,然而隨著各種科技產品,如手機、筆電、家電用品、車輛…等進入生活中,帶來了便利,更是進一步改善了生活,人們對於現今的電子產品的「要求」就變得越來越多且高——更快的反應速度、更智慧的功能、更輕薄的外型、更易於使用,當然價格還不能無盡地「飆高」——而這些要求也為現在的嵌入式系統帶來了新的挑戰。

德州儀器(TI)台灣業務與應用事業現場應用工程師總監詹勳琪表示,使用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導致單一的嵌入式處理器必須具備更高整合度與智慧化,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心。不過,越高的整合度、更智慧的嵌入式處理器意味著產品設計複雜度的提升,成本也會隨之攀升;不僅如此,全球地緣政治因素衍生的半導體供應鏈的不穩定情況,亦左右著嵌入式處理器的價格。

但嵌入式處理器若是具備更高的價格,終端產品的價格也就無法吸引消費者的購買,為此,德州儀器推出通用型微控制器(MCU),以及可滿足邊緣人工智慧(AI)發展的視覺處理器。詹勳琪介紹,要終端產品內建更多的功能,但功耗與價格卻不能隨之水漲船高的市場期待下,如何協助設計工程師從軟體與硬體各方面來進一步簡化、重複使用現有資源,以及可向上與向下擴充處理功能,還能有更直覺、易用的開發工具和軟體協助開發,即為德州儀器推出新嵌入式處理系列產品,以免更多創新的嵌入式專案「胎死腹中」的原因。而如何「讓更多嵌入式系統的未來成為可能,白話一點就是讓使用者用得起也買得起,這就是德州儀器推出新產品的主要目標。」詹勳琪笑說。

德州儀器全新嵌入式處理產品組合。
(來源:德州儀器)

 

通用型微控制器提高嵌入式系統性價比

德州儀器針對嵌入式系統推出可彈性調整、基於Arm Cortex-M0+、配備廣泛的運算、針腳配置、記憶體及整合式類比選項的微控制器(MCU)產品組合,以搶攻通用型微控制器市場,且還能為嵌入式系統帶來更佳的性價比。詹勳琪指出,通用型微控制器在許多嵌入式應用中有極大的機會,且未來市場將會越來越大,但不可諱言,相對的競爭對手也多。

而德州儀器身為Arm Cortex-M0+微控制器的後進者,除了在新M0+架構的微控制器中維持現有產品低功耗的特色,更是考慮到龐大的市場若無相應的晶圓產能做後盾,在元件成本上,勢必會提高;而德州儀器作為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在通用型微控制器大宗使用的65奈米成熟製程,不僅有相當大的投入,還手握晶圓、IC製造與封裝的技術,再加上完整的開發工具,因此可進一步為市場提供充足的通用型微控制器元件,並控制成本,即為德州儀器最大的競爭優勢。

視覺處理器釋放智慧攝影機應用中邊緣AI效能

隨著使用者希望電子產品能夠真正實現即時的決策和回應,現有的裝置必須要更智慧化,而這樣的智慧化轉變則始於視覺處理和分析,不過,業者們已開始發覺將大量的影像資料送往雲端分析相當「不明智」。因此,為了降低資料傳送到雲端進行運算衍生的高額成本、高延遲與高能耗,近年來,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相當夯。

德州儀器台灣業務與應用事業現場應用工程師經理陳寬裕表示,許多使用到智慧攝影機的應用,由於牽涉到大量的影像辨識與處理工作,即需要更強大的CPU、專門的影像處理核心,以及上雲處理。但雲端處理即使強大,對嵌入式系統應用而言,卻有較多壞處,因此需要利用邊緣AI進行簡單的處理分析。有鑑於此,德州儀器以推動邊緣智慧的創新為基礎,推出全新六款的Arm Cortex架構的視覺處理器,讓設計人員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能,在視訊門鈴、機器視覺和自主行動機器人等應用領域新增更多視覺和AI的處理能力。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3年4月號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