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LED漸亮與漸滅獲得的「領悟」
Brother噴墨印表機LED指示燈動作的緩慢升/降斜坡動作,讓我對一個基本的類比電路問題產生了疑問:印表機如何控制LED?由於無法看到原理圖或程式碼,只能推測可能的方法…

筆者觀察用了幾年的Brother噴墨印表機,注意到它的軟開關上方有一個不顯眼的綠色LED (圖1)。該LED的工作週期很有趣:熄滅大約3秒鐘,然後再大約1秒鐘內上升到最高亮度,然後又再大約1秒內衰減回完全熄滅,然後又進入熄滅狀態,循環再次開始(圖2)。只要印表機正常打開和待機,無論是處於列印還是靜止模式,都會重複該循環。
圖1:Brother印表機上幾乎看不見的綠色LED (在箭頭處)緩慢地亮起和熄滅,以顯示設備已就緒,即使處於待機狀態。
(來源:Brother International Corp)
圖2:綠色LED的上升/下降計時週期平穩且緩慢,總週期為5秒。
(來源:Bill Schweber)
據我所知,這個LED的作用是指示「本機已做好列印準備」。我懷疑,光強度增/減的慢速漸變是用硬開關閃爍來代替,它不會以「尖叫」方式來吸引你的注意力,因為這只是一種「確定」類訊號。
該LED指示燈動作的緩慢升/降斜坡動作,讓我對一個基本的類比電路問題產生了疑問:印表機如何控制LED?由於我無法看到原理圖或程式碼,只能推測可能的方法。請記住,這是一種非關鍵性能,即便是LED的強度及其計時可能會變化10%甚至20%,設備仍歸屬正常。
幾分鐘內,我想到了以下幾種可能性:
電壓源驅動方式
驅動LED的最簡單方法是從電壓源透過限流電阻器(圖3)。該方法不太精美,也不節能,但價格便宜,而且很實用。一個軟體控制的電壓輸出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可以提供所需的電壓,並且一小段程式碼即可將DAC輸出轉換成斜坡週期和定時。只要電阻器和LED的尺寸比較小,且是單線供電,而效率偏低在這裡不會成為什麼問題。
圖3:透過限流電阻器從受控電壓源驅動LED是不必要的,但可以工作。
(來源:Bill Schweber)
電流源驅動方式
技術上更「合適」的方法是使用DAC控制的電流源來驅動LED,同樣要使用一些程式碼來管理DAC(圖4)。
圖4:純電流源是驅動LED的更好方法。
(來源:Bill Schweber)
處理器輸出驅動方式
另一種方法可能是使用來自系統處理器的數位輸出(即通用型輸入輸出,GPIO)位元,透過二極體將一些電荷泵傳入到小電容器中,然後電容器放電並利用電阻器向LED提供電流。圖5是一個非常簡化的電路,如果GPIO位元能夠透過控制一個電晶體來打開和關閉來自系統軌的電流,其工作性能會更好。透過調整電阻器和電容器構成的時間常數以適應所需的升/降速率,以及GPIO脈衝持續時間和重複頻率的適當定時,即可實現所需的LED動作。
圖5:該簡化示意圖顯示,也可以使用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來使LED驅動器漸亮和漸滅。
(來源:Bill Schweber)
脈衝寬度調變(PWM)方式
最後,實現處理器控制PWM的GPIO埠,亦可以透過限流電阻器驅動LED (圖6)。利用對脈衝寬度和間隔的控制,再加上使用者眼睛的視覺融合,將會產生所期望的感知光強度。
圖6:提供PWM的GPIO埠可控制脈衝寬度和間隔,同時使用者的眼睛視覺融合脈衝序列,將會導致連續的光強變化。
(來源:Bill Schweber)
印表機是否使用了上述這些方案之一?我不知道,也無從知道。但在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後,我意識到,提出「你會怎麼做」這個問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要求剛入門的新進員工擔任類似的設計角色是合理的。這實際上是一個「思考」的問題,而不是一個確定性問題。
更好的是,後續問題可以是「每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這樣,即使是一位只有一點電路經驗的工程師,也至少可以清楚地掌握基本設計問題和相關權衡;畢竟,這才是現實世界工程設計的真正意義所在。
你認為慢慢漸亮LED電路有哪些選擇?在面試與基本電路相關的初級設計職位的人時,是否使用過類似的問題?
(參考原文:How many ways can you ramp an LED?,by Bill Schweber)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23年3月號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訂閱EETimes Taiwan電子報
加入我們官方帳號LINE@,最新消息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