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混合雲將是未來雲端轉型重要方向

2023-05-04
作者 蔡銘仁,EE Times Taiwan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產業意識到數位轉型的重要性,也讓雲端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技術。不過,全球超融合基礎架構(HCI)領導廠Nutanix亞太及日本地區銷售副總裁暨總經理Aaron White直言,「雲端僅是作業平台,不是最終的目的地...。」

如何能不受疫情影響,在避免群聚的情況下讓公司的齒輪持續運轉,成為全球產業在疫情期間共同得面臨難題,這也使「遠距工作」一詞,頓時搖身業界最熱門關鍵字,進而帶動新一波遠距商機。在此之中,雲端做為公司內外部資料交換的平台,在遠距工作能否具體實現上扮演關鍵要角;已是雲端使用者的企業,加大力道投資,原本對雲端興致缺缺的企業,則急著啟動雲端部署。

曾於VMware、Citrix Systems等全球型資訊科技(IT)大廠擔任要職,於2022年9月獲拔擢至亞太及日本地區銷售副總裁暨總經理的White,接受專訪時,也點出雲端加速走進產業的趨勢,「疫情逼得很多企業把遠距工作放在優先要務,即便費用高昂,必須如此才能延續員工工作,讓營運不中斷。最初許多人所想的,只是趕快把資料放上雲端讓每個人存取。」

市場調查單位的研究數據,也顯現出White所說的現象。據全球市場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的報告,疫情爆發前一年2019年,全球公有雲服務終端用戶的全年支出為2,426億美金,2020年疫情爆發,增加至2,575億美金;當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雲端的重要性,支出更是不手軟,相較先前的「緩漲」,2021年起公有雲服務終端用戶的全年支出暴增,一口氣衝到4,109億美金。

不過,White也觀察到這為解決短期問題爆發的需求,背後同時隱含不少問題,「很多企業在IT的相關規劃仍未完善,舉凡核心基礎建設等,很多決定到現在還沒完全做完,那些懸而未決的決定,導致很多服務受到影響。若只想把不同的應用程式移到雲端,公司內部(地端)還是非常多資訊設備,這是不合理的,對經營上也沒有好處跟效率。」

即便上雲確實有其好處,但White表示, 雲端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他舉韓國新世界集團為例,新世界旗下有非常多的零售店,各自處理自己的資料,但公司的重要客戶、企業資源規劃(ERP)等資料,則需要放在地端的主要內部資料庫,當有些資料擺在公有雲、有些在私有雲,結合起來會衍生出管理問題。

前述所提的企業跟組織IT規劃未到位,以及大量資料上雲後衍生企業管理等現象,White將稱此為這波疫情帶動轉型後所衍生的「後遺症」。他表示,現在企業投入轉型後,對自己的需求已越來越明確,開始退一步,思考如何為未來五到十年規劃、如何管理一切;特別的是,當中有超過八成的企業,認為邁向「混合雲(Hybrid Cloud)」,會是未來雲端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混合雲重要性與日俱增 「搬遷」為大挑戰

混合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09年,其架構為Google Cloud、微軟Azure、亞馬遜AWS等公有雲(Public Cloud),搭配企業內部私有雲(Private Cloud)所打造的架構。近年來,隨著雲端對產業界愈加重要,企業逐漸意識到若單往公有雲或私有雲靠攏,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兼具兩者優點的混合雲,因此被業界所看見和重視。

從市場研究調查單位的數據,亦可窺見混合雲重要性上升的趨勢。《MarketsandMarkets》於2021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混合雲市場規模由2018年472億美金逐年成長,2021年已達636億美金,預估2030年有機會進一步提升至668億美金,2021到2030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9.8%。

混合雲確實有其好處,但企業要打造出混合雲環境,實際上執行挑戰不少,「資料搬遷」就是其一。White更是直言,搬遷是大部分企業組織做數位轉型,會遇到最大的挑戰,「大量資料遷移非常耗費成本和時間,預算如果在遷移就用完,就沒辦法繼續進入執行面。」

「比較合理是把雲端視為作業平台,思考如何全面且廣泛的使用它,並在對的地方用對的應用程式。」White表示,歷經遠距工作跟資料遷移,現在企業用的應用程式多了非常多,不同產業都有各自需要的應用程式,也非常離散,這就需要更大的資料庫,這時,Nutanix就可以扮演加速客戶轉型的推手,且過程中沒有停機時間,也不會讓開發人員造成問題。

Nutanix超融合平台 扮演客戶加速轉型推手

Nutanix長年專攻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CI)」資料庫管理平台,為整合計算、儲存、網路等基礎設施的技術架構,通常運行於虛擬化平台,以軟體定義的方式,提供整個基礎架構的功能,目標為簡化IT基礎架構的部署和管理,提升企業營運的效率及靈活性。Nutanix藉由跟公用雲端的原生整合,實現無縫混合多雲端擴展的作法,讓使用者身在何處,都能從單一平台運行和管理應用程式,自由選擇雲端資源。

「企業跟組織若想把應用程式原有的基礎設施搬移到雲端,而且要無縫接軌、不需要任何工程改動,就很適合選Nutanix。」White表示,過去說雲端優先,現在會比較沉穩思考如何達到最高的經濟效益,但最終目標,都一樣要做資料管理,當前景氣不確定相當高的環境,業界尤其渴望預測的能力,Nutanix的方案可以做到這點,那是其他公司沒辦法做到的。

White進一步解釋,當大家有多元部署跟建置時,環境不確定的情境下,可預測性和控制格外重要,Nutanix就能從企業治理、績效管理、成本控制等面向,做到絕佳的控制,比如,他們就提供「Bite Slice」用多少買多少的方式,「傳統架構供應商通常會預測三到五年用量,建議當下買齊,但現在很難預期未來,在這樣的狀況下越不要馬上大量投資,因此我們才提供這樣的服務。」

Nutanix的解決方案,包括雲端基礎架構(Nutanix Cloud Infrastructure, NCI)、雲端管理程式(Nutanix Cloud Manager, NCM)、資料庫服務(Nutanix Database Service, NDB),以及能提供基礎架構健康預測及自動化支援服務的Nutanix Insights,不停機狀況下實現Nutanix軟體堆疊及設備韌體「一鍵式無間斷升級」的Nutanix Lifecycle Manager (LCM)等。

協助客戶雲端轉型的過程,Nutanix主要分為四個階段進行。他們先將雲端基礎架構現代化,在私有雲中將IT服務自動化,接下來再啟動混合雲,整合公有雲端及私人雲端,藉由整合打造可管理多個雲端的環境。據Nutanix統計,這樣的作法相較傳統作法,可節省至少五成的成本。

在疫情帶動的雲端商機中,Nutanix運用手中武器,助攻客戶順利轉型,並確實看見效益。比如,美國的自行車廠Trek Bikes,導入Nutanix的企業雲端解決方案和管理平台Prism,減少管理基礎設施所需人力達66%,用於儲存、運算資料中心所占面積也減少75%,藉此降低整體IT支出,而擁有更多資源能運用在執行公司策略。

歷經轉型後的產業環境,與過往大不相同,資料庫的管理方式也應與時俱進。White指出,過去幾年的管理方式,大多以人員管理,很多公司認為只需要投入預算讓資料庫持續運作,但現在前端應用程式多、數據量大,應用程式爆炸容易導致資料庫超載,因此需要考慮用比較智慧的方式管理,比如資料庫離散保護、更新及備份等。

White:亞太及日本地區 漸漸明白混合雲更符合需求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多元混合雲隱藏起來,讓你感覺不到在用它,這也是Nutanix相當自豪的本領。」White表示,IT是不斷進化的賽局,技術不斷在進步跟優化,現在他們最重視在多元混合雲環境中的效能,效能越好,使用者越感覺不到對它的需求,「我們變成最理解且優勢的平台,把服務做得非常簡單,讓客戶在以任務為導向的雲端環境,不需要學很多複雜的科技觀念,一樣能好用於無形。」

展望未來,White透露Nutanix的發展,將朝「資料庫管理能力」、「雲端資料庫管理」及「更廣泛跟策略夥伴合作」等三大重點方向邁進,打造能提供資料庫存取、儲存安全等功能的平台,尤其策略夥伴,更是他們推廣解決方案非常重要的關鍵,「對客戶來說,選擇Nutanix指是其中一塊拼圖,和夥伴聯手可以把拼圖拼得更完整。」

White表示,公司所有的技術發展,都是為了能更符合多元混合雲環境的需求,並特別強調平台要好上手且好管理,「我們從第零天就要發想設計出適合客戶的服務或商品,第一天要跟客戶進行深度了解,才能按部就班不斷了解客戶需求,如此一來,提供的服務才能永續,並確保客戶有良好的服務體驗,打造出非常簡單又有一致性、連貫性的服務。」

甫新官上任的White,訪談中也談及對所負責的亞太及日本地區的看法,表示現在看到的需求「非常巨大」。他指出,過去在亞太及日本地區,很多公司選擇公有雲,但資料不斷送上去,需要多少預算、方案可以用多久,企業需要自己下苦心,成本很難控管,現在大家想完成數位轉型,漸漸明白混合雲更符合需求,並想把資料放到混合雲上。

White認為,眼前的狀況非常「有趣」,疫情後的轉型需求延續,客戶想遷移他們的資料跟系統,終端使用者方面也看見線上交易不斷成長,這些因素加總形成了完美風暴,現在顯然大家想做數位轉型的動能,一定會不斷加速,而且表現在很多不同的產業,尤其金融業、公部門、教育及醫療保健,需求格外顯著,尤其醫療保健,「這部分的需求非常大,且不斷加速!」

White過去18年都待在杜拜,上任後駐點在新加坡。對他而言,當前的任務意義非凡,不只是亞太及日本地區對Nutanix非常重要,有二分之一菲律賓血統的他,也希望藉此機會深度認識亞太區。White期許,能在發掘人才、夥伴經營及暨降低用戶轉型難度等三面向發揮,「我想做的是把專業領域的學習發揮出來,與非常優秀的團隊,攜手面對不同的挑戰!」

活動簡介

從無線連接、更快的處理和運算、網路安全機制、更複雜的虛擬實境(VR)到人工智慧(AI)等技術,都將在未來的每一個嵌入式系統中發揮更關鍵功能。「嵌入式系統設計研討會」將全面涵蓋在電子產業最受熱議的「智慧」、「互連」、「安全」與「運算」等系統之相關硬體和軟體設計。

會中將邀請來自嵌入式設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代表廠商以及專家,透過專題演講、產品展示與互動交流,從元件、模組到系統,從概念設計到開發工具,深入介紹嵌入式系統設計領域的最新趨勢、創新和關注重點,並深入分享關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經驗、成果以及遇到的實際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贊助廠商

發表評論

訂閱EETT電子報
論壇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