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學生組成的KIBO la na tsu bu KIBO隊獲得第三屆「國際太空站KIBO機器人程式設計挑戰賽」台灣預賽冠軍,將代表台灣參加今年9月在日本舉行的決賽。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簡化新一代小型低軌道(Low-Earth Orbit,LEO)衛星的設計和量產。
稜研科技與杜邦(DuPont)、致茂電子(Chroma ATE)和匯宏科技(ADIVIC)合作,為5G/B5G和衛星通訊應用提供毫米波天線設計製造與測試一站式解決方案。
數位分身聯盟(Digital Twin Consortium,DTC)日前宣佈推出數位分身系統互通性架構(Digital Twin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該聯盟提供此框架的目的是為了將其作為不同數位環境的路徑,以達到大規模的互通性。
經濟部工業局宣佈台灣低軌道衛星地面設備旗艦團隊啟航。並由工研院與國際航太通訊服務商AerKomm簽署國際合作協議(MoU),未來將攜手衛星地面終端設備供應鏈合作,共創雙贏局面。
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由科技部攜手中央研究院、教育部、衛福部共同號召與支持,將同時舉辦實體與線上展覽...
美國國家能源研究科學運算中心(NERSC)今天正式啟用的Perlmutter超級電腦,將為超過7,000名研究人員提供近4 exaflops的人工智慧(AI)運算效能。
如果由氫和燃料電池為載客飛機提供動力真的成為現實,那麼需要哪些技術的進步?技術又需要進步到何種程度?它會是很多大大小小的技術進步累積起來呢?或者會有現在還未知的更大技術突破?
為協助設計工程師能兼顧成本、有效降低EMI,德州儀器(TI)推出了新產品系列,讓設計工程師可解決種種車用與工業電源供應器設計挑戰…
人工智慧(AI)以及商用太空領域的新創公司,成為2020下半年積極的科技投資人最熱門之投資標的;其中AI新創公司在過去六個月總計募得了99億美元的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