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3 - MOST

史上最大型全民太空任務

為祝福福爾摩沙衛星七號順利發射,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研院太空中心推出大型「空拍」活動。

2019-05-21 - George Leopold,EE Times特約作者

3D列印火箭準備一飛沖天

Relativity Space號稱是航太產業中第一家能將機器學習、智慧機器人與3D自動化製造技術導入自動化火箭工廠與發射服務的公司...

- Ross Bannatyne

傳統與現代太空電子技術走向融合

傳統與現代太空電子途徑的融合,讓設計團隊得以結合最新且先進的COTS技術,成功實施抗輻射的功能基礎…

2019-04-16 - Max Maxfield, EEWeb主編

持續追夢! 以色列民營太空船重啟登月計劃

以色列非營利組織SpaceIL在Beresheet太空船登月任務失敗後,緊接著宣佈了Beresheet 2.0計劃,打算即刻開始打造新的太空船,讓登月夢想延續…

2019-03-21 - Steve Taranovich,EDN資深技術編輯

波音737 Max空難解密:MCAS惹禍還是機師訓練不足?

對於最近兩次波音737 Max 8空難,雖然大家一致將矛頭指向MCAS系統,但現在蓋棺定論為時尚早。作為一名電子工程師,「直覺」告訴我,一個很可能的原因是跟機師的操作有關…

2019-02-13 - MOST

台灣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起跑

台灣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目標為持續精進本土太空技術,並建立台灣太空產業並帶動台灣太空新創公司,對於台灣推動太空產業的建立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2019-01-17 - 科技部

行政院核定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

歷經多次國內外專家諮詢會議及審查會議,行政院正式核定台灣「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

2018-12-25 - Luxembourg Space Agency

2018-2045年太空資源利用產業規模達1,700億歐元

根據盧森堡太空總署的研究顯示,2018年至2045年,太空資源利用產業可望產生高達1,700億歐元的市場收入,並為太空資源終端使用者和客戶節省高達1,350億歐元的成本效益…

2017-10-17 - Steve Taranovich, EDN資深技術編輯

來看NASA太空科技如何預防天災

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NASA所開發的技術在自然災害發生前、發生期間以及發生後,能為地球帶來什麼樣的貢獻,包括改善災民的生活品質以及催生更先進的天然災難預測/預防方法。

2017-08-25 - NSPO

台灣自主研發「福衛五號」成功發射

由台灣自主研發的福衛五號已經於台灣時間8月25日凌晨2時51分成功發射,將於功能測試完成後開始執行為時五年的太空任務。

2017-01-04 - Infineon Technologies

強化抗輻射MOSFET瞄準太空艱難任務應用

英飛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旗下IR HiRel推出第一款採用專屬N通道R9技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