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速AI深度學習(DL)的效能,包括Google、英特爾和Arm等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導入BF16,但這種新的浮點格式可能成為深度學習運算主流?
歸功於光柵化速度和光線追蹤視覺精確度的混合途徑,以往無法在遊戲中進行即時光線追蹤的情況即將改變。想想如果能在手機上執行具有光線追蹤功能的遊戲將會有多棒?不久的將來即將成為現實...
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計畫採購新的超級電腦,汰換掉現有的三台Cray XC40系統,讓氣象局的氣象預測運算性能提高6倍…
德國新創公司Teraki開發出可過濾並縮小「大數據」(big data)的嵌入式軟體技術,不僅有助於提升資料處理效率,還可實現更準確的物件偵測與機器學習…
今年的超級運算大會(SC19 @Supercomputing)可說是業界巨擘和AI新創公司展現自家方案的好機會,不過,業界更關注的是即將在2021年實現的Exascale超級電腦系統...
當通用運算性能、能效比的提升速度逐年趨緩,以及摩爾定律(Moore’s Law)趨緩、登納德縮放(Dennard Scaling)定律失效,被人們每每提及的「架構革新」成為一種必然。Graphcore的IPU可算是當代「架構革命」的先驅之一;Graphcore的架構革命究竟能帶來什麼?
據Yole表示,神經形態可望成為市場的「魔彈」(magic bullet),解決AI當前所面臨的大部分問題,同時在未來幾十年裡開啟新視野...
業界追求更高性能的運算能力是永無止境的,特別是因應雲端運算和大數據分析的需求。讓我們一起想像到了2035年時,更高性能的「超級運算」系統將會如何發展?
目前的電腦和編程專業知識基本上並不適用於量子運算,開發人員必須從頭開始學習量子運算了。現在正是開始掌握量子運算專業知識的最佳時機了!
為了滿足從雲端運算到IoT等新應用需求,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超大規模業者」(hyperscaler)正以AI/ML作為開發下一代架構的重要基礎,重塑半導體產業…
Amazon在現實世界透過零售、出版、數位內容、消費性電子產品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而AWS則是試圖深入產業領域,讓其技術/工具為任何一種企業所用。